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今日处暑 但我们真正告别高温了吗?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路涛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3-08-23

今天是处暑,人们终于能长出一口气了——总算告别这“烧烤天”了。这两天,华北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样子。如果要形容今年夏天的感受,那一定是:太难受了,太反常了。

今年热浪席卷全球。7月6号,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全球平均温度达到17.23摄氏度。而且是连续四天三次打破记录。注意,这是全球平均温度,包括白天、晚上,陆地、海洋,南极、北极。去年是16.92度,同样打破记录。7月6号这天,我们国家的最高温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度达到43.7度,破最高温记录今年国家电网出现了历史上最高的负荷。

所以,特别反常。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恐怕以后要适应这种反常!

因为全球变暖,一年比一年热,是大趋势。以前我们认为的几十年一遇的高温,将来恐怕每年都会发生。而且,极冷的天气,会变少,冬天的最低气温也会上升。

科学界一致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工业革命后,温度上升明显幅度大了、快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全球经济在发展,但是过多的碳排放也带来了气候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有一项统计,从1980年以来,高温造成的人员死亡增加了74%。高温对经济的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大概占GDP的1.5%,发展中国家占GDP的6.7%。

为什么呢?你想想,发展中国家,在室外作业的人是不是多。

举个例子,去年四川、重庆的高温,这一面导致人们狂开空调,另一面导致干旱缺水,水利发电量出现缺口,而四川、重庆又以水利发电为主要电力来源。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只能选择工业拉闸限电。这就进一步导致供应链受到影响。

当然,高温首先影响的是农业,干旱是粮食生产的主要杀手。其次是建筑业,热得要死怎么施工。再有就是快递、运输、交通警察、环卫工人,还有导游。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高温对人的精神状态也有影响!这是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

而且,高温导致森林、草原的火灾发生频率急剧增加。高温也会制造暴雨,产生洪涝灾害。

在历史上看,气候上升就是影响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正在出现的气候危机已经威胁到人类文明。

这就是为什么《巴黎协定》定下两个目标,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力争不超过1.5摄氏度。

可是,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认为只在未来的5年内,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突破1.5度目标。国际还有一种悲观论调,按照现在的减排,本世纪控制在2度内的目标恐怕都实现不了。

所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很急迫的事,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是必须要做的。我们国家加快了能源转型,中国GDP单位的能耗,十年间下降了26.4%。

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一点,就算整个世界实现了碳中和,地球就会凉快下来吗?

要知道《巴黎协定》的目标是控制温度上升,而不是让下降下来!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增强一个意识:对这个我们感觉已经十分极端的气候,还要两个字应对:适应。

去年6月,17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

意味着我们要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个人生活等方方面面适应这种“反常”。每个人都不例外。

为了应对气候危机,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