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强化官、产、学体系中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出处:中外企业文化 作者:蒋余浩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3-05-17

我们处于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要建设科技强国、创建创新型制度体系,需要学习借鉴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一切先进经验。中央层面提出“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这个新认识对于我们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有全面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局限于简单地进行产业扶持、建立科技园区或者出台规划方案,而是必须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探索培育多元创新主体的制度路径,建立全面而有序的创新市场规范,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系统,以便能更大程度地激励多样技术路线的发展,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可选择的路径。可从“三层资本”体制理论视角重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和科技创新体系,且可通过制定更均衡、更包容的政策,用好“三层资本”体制,实现对多样技术路线的最大激励: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打造为引擎,推动有利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的技术攻关项目的实施;以大中小微各类企业作为创新市场的主力军,通过混合资本的良性运作,推动面向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蓬勃兴盛;以中介机构作为科研机构与市场的衔接,以风险投资行业作为科创企业的资金支柱,以加强国际合作作为打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途径,为开放共享的创新型国家提供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支撑。图片

通过“三层资本”理论重新认识中国科研体制

中国体制具有什么样的优势特征?郑永年在专著《制内市场》(Market in Stat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omination in China)中提出以“三层资本”体制理论框架来理解中国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经验的尝试:第一层资本体制,是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在对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作用的领域形成排他性支配力。国有资本在这些领域的做大做强,对于维护国家发展的基本盘、矫正社会正义、对冲国际金融风险等有着重大意义。第二层资本体制,是混合资本起作用的领域,即以公-私合作,或者国家主导、社会(企业)参与的方式进行的合作开发。第三层资本体制,是私营资本起作用的领域,国有资本较少参与其中。

通过“三层资本”体制理论框架,我们能够分析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体制的优势所在及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努力方向:(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奇迹,不是哪一层资本体制单独起作用就能实现的,而是一方面通过三层资本的整体做大,在另一方面,通过国有资本在持续做大做强的同时,为私营资本留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最终创造出来的;(2)中国的体制优势在于其既有庞大而优质的国有资本为维护国计民生建立保障,又有很大的制度空间和市场空间为更多样的资本的发展和生长建立条件,这种发展形态,有效地实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获益人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奇迹”;(3)在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方面,对“三层资本”的制度规则进行统一,确保国企的“竞争中性”,维护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动态调整“三层资本”之间的均衡、互补,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借鉴上述理论分析,可得出有关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或科研范式的独特认识:

我国科研范式也是一种“三层格局”:(1)最上层是国家主导的重大科技攻关,针对的是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科技研发项目;(2)中间层是国家主导、多元科研主体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调动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等多个领域科研团队的积极参加;(3)最下层是科研人员的自由探索,在形成“颠覆性创新”方面收取始料未及的效果。

清醒认识当前科研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从“三层格局”思考我国科研范式,可清醒认识其中的优势所在及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就优势而言,最上层由国家主导的重大科技攻关,是迄今为止最为有力而且成就最显著的活动领域,近年如高铁研发等重大项目取得世界领先的地位,都是在这一层科研资源的支持下实现的。中间层的研发活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的主持下,也同样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尤其是推动了许多企业参与国家科技专项的研发之中,形成了政府与社会的合力。但是,目前较为薄弱的就是最下层的自由探索方面,我国在基础研究上一直未能实现重大突破,相应导致对许多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不足,与对于科研人员基于自身对科学问题(无论这种问题意识是来自于技术和工程应用过程,还是纯属好奇心驱动)的发现而实施的科学研究的支持严重不足有关。

自由探索的激励不足,使我们科技创新实践缺乏探索多样性技术路线的热情。这里需要注意,我们所说的“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并不仅局限于科学家个人研究兴趣驱动的纯科学研究。当前必须形成一种务实的认识: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以及产业革新之间是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深刻关系的。因此,鼓励“自由探索”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需要建立科研人员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尤其需要借助制度创新,帮助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小企业办大事”的指示。我们必须开拓制度想象,在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有热情、有机会和有资源探索多样的技术路线方面,实施创新。

1

学习德国经验,创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仅就当前流行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创新而言,德国远远比不上美国,但德国有其独特的优点值得专门提出。在德国存在着数额庞大、实力不凡的中小企业群(依德国标准,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属中小企业)。德国有60%的劳动力就职于中小企业,有83%的各行各业学徒来自中小企业,可以说,中小企业是为德国企业和服务部门供应知识型人力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分散成长于德国各个大中小城市,这种状况也使得年轻劳动力增加了不必跻身到大城市里去谋生的机会,为德国城乡均衡发展带来好处。正因这个庞大的中小企业群,德国制造才能在世界上享有莫大声誉和竞争力,德国整个国家才显现出少有的、可持续性的活力。2014年,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元区经济动荡,摧毁了约380万个工作岗位,西班牙、希腊等国的失业率超过20%,年轻人的失业率甚至高达50%,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十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逼至近两位数,而德国却逆势而上,出口率刷新历史新高,失业率压至6%以下的水平,政府债券利率降到低于1%的超低水平。

由于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负担专门的研发部门,德国科创系统专门形成了激励中小企业雇佣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机制,用企业创新战略专家戴维·奥德兹和埃里克·莱曼的说法,德国“丰富多样的研究机构,专为德国制造企业提供重要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

让我们深入观察德国科创系统:德国科研战略核心板块之一是“研究与创新协议”(Pact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PFI),此协议实现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政策协调,具体执行方是亥姆霍兹协会、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弗劳恩霍夫协会和莱布尼茨协会,还有德国中央政府的科研资助机构“德国研究基金会(DFG)”。根据这一协议,在目前资助期内(至2030年)可保证联邦和各州的科研预算每年增加3%,实现国家科研资助的稳定性持续增长。2021年德国科研经费增长到208亿欧元,同时政府财政资金的科研投入持续增加,也撬动了整个社会研发投入增长。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估算,2019年全德国研发总支出为1095亿欧元,其中约2/3 来自工业界。

德国科创系统针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可用弗劳恩霍夫协会的运作为例加以说明。该协会全称“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e.V.),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下设80多个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公私合作的机构,其1/3资金直接来自德国政府,另1/3资金也来自政府,但定向投于政府签约的应用研究,最后1/3预算来自与私营企业的应用研究合同。弗劳恩霍夫协会及其下设研究所,主旨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协助企业解决自身创新发展中的组织、管理问题。协会及下属研究所近1.5万名科研人员(包含德国合作院校的教授与参与实习的学生与研究生)一年为3000多家企业客户完成约1万项科研开发项目,资金的1/3用于前瞻性的研发工作,确保其科研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经费中会有至少40%用于社会性、非商业化的科研工作。弗劳恩霍夫协会还通过资产分派鼓励员工创业,为德国制造业灌输创新创业理念。

通过类似于弗劳恩霍夫协会及其下设研究所这样的机构,一方面,德国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它们负担不起的技术、设备和服务,2013年,在德国受雇于私营企业的35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1/4 效力于小公司;另一方面,建立了创新性知识从基础研究向制造技术商业化溢出的制度性渠道,加强生产工序和产品创新的力度,2013年,中小企业投资了约87亿欧元用于开发新产品和生产技术,约占研发项目总支出的15%。

科创系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基于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科研合作方式,反过来为多样的技术路线并存、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创造了极好环境。如设在耶拿的弗劳恩霍夫应用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掌握着光学技术的百年竞争优势,该研究所在近年又联合卡尔·蔡司公司和弗里德里希·席勒耶拿大学开发出光学透镜和精密切削等新技术,开创了如激光测量、抗光和激光新材料的应用等新型产业。正是不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之间相互竞争,活跃而富有生气的发展氛围,使耶拿这座只有约10万人口的小城市成为世界瞩目的光学集群发展高地。

德国科创系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机制值得学习,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但实力不强是一直存在的问题,自2020以来,受新冠疫情和西方民粹主义政策的影响,小微企业生存压力骤增,截至2021 年11月4日统计数据,我国现存小微企业8463万家,2020年消失的小微企业数量占比已达11.7%。在存活下来的中小微企业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有地产、商业服务、信息传输、交通运输、建筑、零售、工业、信息技术、餐饮住宿等行业。从地域分布上,我国中小微企业在长三角地区最为活跃,川渝地区发展最为迅猛,而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的衰落迹象较显著。我国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老大难问题,而自主创新需求高但研发资源有限的矛盾也始终比较突出,对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也远不如规模较大的企业。

近年,国家将中小企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2018年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参观,提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并一直在想办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部门加大创新激励力度,截至2021年9月,工信部共认定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6家单项冠军企业,税务和信贷部门也相应出台了优惠举措。为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使中小企业成长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可以学习和借鉴德国经验,在科技创新系统领域相应实施更多的制度建设,通过搭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密切合作的平台和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开拓新型产业方向的新型技术和工艺,促进中小企业成为维护技术发展路线多样性的活跃的市场主体。

文/蒋余浩(作者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3年4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