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金融科技频道

又一家!陆金所控股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金融科技中概股回归热潮将至?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廖蒙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3-02-01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又一家金融科技中概股回归港股。2月1日,美股上市公司陆金所控股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拟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成功后,陆金所控股将实现纽交所、港交所双重主要上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为此次上市联席保荐人。

图片来源:陆金所控股招股书

在营收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作为一家聚焦于小微企业主的金融服务赋能机构,陆金所控股通过核心的零售信贷赋能服务业务模式向借款人及机构合作伙伴赋能,主要涉及一般无抵押贷款和有抵押贷款。根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9月30日,陆金所控股净资产为951亿元,贷款余额为6365亿元,其中279亿元由旗下持牌消费金融子公司提供,占比为4.4%。

具体来看,2020年、2021年间,陆金所控股新增贷款总额由5650亿元增至6484亿元;公司总收入由520亿元增至618亿元;净利润则由123亿元增至167亿元。

但相较于2021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在2022年前三季度出现了营收、净利润以及新增贷款总额的齐齐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新增贷款总额为4176亿元,上年同期为4968亿元;总收入为458亿元,相较上年同期460亿元小幅下降;净利润也由上年同期的138亿元降至96亿元,降幅超过30%。

图片来源:陆金所控股招股书
陆金所控股主要业务模式

与此同时,陆金所控股的信用减值损失不断扩大,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0亿元、66亿元及103亿元,分别占期内收入的5.8%、10.7%及22.5%。陆金所控股也在招股书中提到,陆金所控股的业务受新冠疫情、政府疫情政策及对应措施的影响。

“陆金所控股的业务体量,在我国金融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陆金所控股主要的客群是面向大陆市场的,在2022年的大环境考验下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选择以双重上市的方式回归港股,也有利于陆金所控股在吸收国际经验和人才后更好地服务本土市场,更好地开展自有生产经营活动。”北京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评价道。

此前,陆金所控股于2020年10月30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根据彼时披露的数据,陆金所控股纽交所IPO合计发行1.75亿份ADS,发行价为13.5美元,募资规模23.63亿美元。在纽交所上市后,陆金所控股也出现了股价持续走低的情况,最低触及1.26美元。

2022年内,陆金所控股多次释放正在研究香港上市路径的消息。2023年2月1日,双重主要上市消息发出来后,陆金所控股美股盘前拉升,涨幅一度超过6%。截至美东时间1月31日美股收盘,陆金所控股股价报3.05美元,总市值为69.72亿美元。

而陆金所控股本次选择的介绍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不涉及任何新股份的发售或任何其他证券的公开发售,可拥有在两个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如在其中一个上市地退市,并不影响在另一个上市地的上市地位。

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双重主要上市是两地独立上市,这一路径下,上市主体不受另一市场退市影响,能够实现有效的风险对冲,此举也是企业业务经营的正常举措。

对于陆金所控股选择双重上市的原因、具体上市进度以及后续业务规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也向陆金所控股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不过,在招股书中,陆金所控股提到,两个市场吸引不同背景的投资者,有助于扩大本公司的投资者基础及增加股份的流动性。双重主要上市地位能使公司得以接触更广泛的私人及机构投资者并从中受益。同时,在港交所上市可配合公司在国内的业务重心,对公司的增长及长期战略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以来,已有多家中概股企业释放回港信号。在金融科技领域,360数科此前已通过二次上市路径完成了在港上市。

王鹏进一步提到,中概股企业回归,一方面是应对复杂多变的海外监管政策,一方面也是看中中国市场,与中国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像陆金所控股这类体量较大的企业回归,也会产生更强的导向性效应,吸引更多同类型的金融科技机构、更多中概股做出同样的选择。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