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老频道

两会观察|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一锤子买卖”怎么破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赵博宇 摄影记者:张笑嫣 网编:程铭劼 2023-01-14

张笑嫣

作为拥有最好的大学、最多的高水平科研机构的一线城市,下一步产学研怎么做好,是北京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的一关。1月14日下午,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界别联组会上,市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王东提出,目前企业与高校合作过程中存在项目为主、短平快缺乏持续性等问题,他建议通过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更为积极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三方面做好产学研创新。

王东调查发现,当前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以“短平快”为主,缺乏持续性。往往强调的是’企业出钱、高校院所出力’,大部分采取的是点对点的技术转让、委托研究和联合开发模式,多以短平快的合作项目为主,以局部的、阶段性的合作方式为主,以解决一般性、临时性的技术问题为主,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 王东指出,在这个模式下,合作人员、机构、项目、经费等都不稳定,难以开展持续、稳定的联合研究。

另一方面,王东还发现,当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不利于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的障碍。就企业而言,一方面,一些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主要由高校院所牵头,要求企业只是提供相应的资金配套;另一方面,企业对借助产学研合作获得技术突破的信心不足,经常是做两手准备,一手搞产学研合作,一手不断进口国外技术。因此,在实践中反映出来的是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也导致了科技成果对企业的帮助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王东在界别联组会上提议,一方面,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企业应有的主导作用,作为科研项目“出题人”的同时,企业也应该在合作项目中把握研究方向、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在重点科技计划中,要提升企业的话语权,选题过程应强调自下而上、上下互动,应当多向企业征集具有科研意义且能满足公共利益需求的课题。

另一方面,完善更为积极的科技政策。促进产学研合作,需要不断探索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孵化、投融资、科技服务等领域出台相关措施,如成本分摊、政府补贴;高校院所打破“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建立健全鼓励产学研合作的考核、评价、激励体系等,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同时,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与产业融合。研究制定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和企业科技人员双向流动、为企业创新服务的实施方案;推动企业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鼓励更多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高端科研人员深入企业提供服务。如,企业设立首席科学家,引进高校及院所人员在企业做兼职服务;高校院所为来自企业的科技人员设立兼职研究员等岗位,可以不受编制指标和工资总额等限制。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