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上市公司频道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直接投资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刘凤茹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1-10-21

北京商报(记者 刘凤茹)10月21日,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平行论坛中就“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表致辞。张望军表示,直接投资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

张望军谈到,我们讲金融是推动驱动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主要力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同发展共同组成科技创新的现代融资体系。根据我们的观察,相比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对促进科技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直接融资更加契合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创新型企业模式技术迭代快,经营不确定性大,对融资的灵活性、包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负债的低风险和期限批备的要求,决定了其资产配置更加注重收益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在这方面直接融资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高风险性、高不确定性、高投入性和高回报性这些特性相符合。可以比较好的满足传统金融无法满足的资金需求。

二是直接融资和创新企业的估价,更加精准高效,创新型企业多数是轻资产企业,主要是装订和人才,传统的财务报表无法准确的反映发展潜力,间接融资以抵押低产为核心,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对企业进行业绩定价,对初创企业往往表现出不敢投、不愿投和不能投。直接融资综合考虑经营模式、用户资源、技术优势以及研发投入专利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进行合理的估值,并且在市场交易中动态修整,能够比较好的反映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人类的价值。

第三,直接融资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提升创新企业治理水平,股权激励可以调动以创新、冒险、专注、诚信和责任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激发知识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一个统计,科创板上市公司当中已经有162家公司实施或者计划实施股权激励,占比将近50%,同时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机制也有助于上市公司提升自己水平。

第四是直接融资对于间接融资服务科技创新具有协同带动作用,理论和市政的研究表明,企业上市以后更具知名度和商业,信用等级和信贷的可获得性也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在上市和挂牌过程当中,投行、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咨询评级、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金融资源和专业人才的集聚,也带动了银行等间接融资机构更多参与到支持科技创新这个过程当中来。比如说股权投资机构和银行合作,投贷联动这个模式,比较好的对接了企业和科技创新和投融资需求。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