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首都演艺

解除75%红线 演出市场忙上新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郑蕊 网编:段跃 2021-03-18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的一则通知,提出低风险地区演出场所取消人数比例统一限制,让演出市场迎来了春天。截至目前,不少演出项目已纷纷重启,同时,不少剧院和演出院团也开始安排旗下更多演出计划,重新登上舞台。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通知的下发无疑对剧院等演出场所有序恢复经营,增添市场活力起到推动作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积淀,以及后期更多优质剧目陆续上演,此次调整将会给演出市场带来一轮快速发展期。

北京商报

有序开放迎春天

在观众和从业者的翘首以盼之下,演出市场终于迎来了解除75%人数红线的这一天。

据日前发布的《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各地积极推动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有序恢复经营,防控措施落实有力,文化市场平稳有序。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推动文化场所有序开放。

《通知》提出,要落实场所开放管理要求,推进文化市场有序恢复,其中,疫情低风险地区,对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不再做统一限制,由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自行掌握。

而若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通知》也明确提出,要同公安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适当控制人数规模。此外,暂缓新批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活动(演职人员已在境内的除外)。如若所在区域发生本土疫情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控制或暂停演出活动。 

当然,尽管低风险地区的演出场所不再对人数比例做统一限制,但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停止,而是要坚持疫情防控工作原则,筑牢安全底线。

根据《通知》提出的要求,各地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除《通知》有关场所开放管理的具体要求外,其他防控措施仍按《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关于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四版)〉等的通知》执行。同时,各地要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场所防控、消费者保护、员工防护等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大农村市场、节假日等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防控力度。

各路演出筹备待登场

自人数比例限制放开后,演出市场便开始迅速动了起来,不少此前选择暂停的演出项目也在此时又重新进入了筹备期。

据媒体报道显示,歌手陈奕迅的演唱会制作单位已接到复工通知,与此同时,歌手杨千嬅的巡演项目也在重启中,此外,歌手汪峰的全国巡演也可能会在今年6月启动,或将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举办。

该消息发布后,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不少票务代理商也开始对外发布相关演出的票务预订信息。“虽然目前很多项目还未确定明确的演出计划,但人数比例限制的放开肯定会推动相关演出尽快做好规划,因此我们也提前对外接受歌迷的票务预订,便于后期相关演出确定后能第一时间做好筹备。目前从我对接到的消费者来看,咨询陈奕迅演唱会的歌迷相对较多。”票务代理商李先生如是说。

除了此前暂停的演出项目,不少院团、演出机构也正在筹划新项目,计划在将来推向市场。演出商陈琛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市场放开后,在各方的推动下,演出市场对作品的需求有望在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增加,同时不少演出项目也不用再顾忌人数比例对作品产生的限制,可以进一步放开手进行筹备。

演出市场从业者开始紧锣密鼓地为今后进行打算之时,观演爱好者也分外欣喜。“此前有很多期待的演出作品一直未能确定上演计划,或延期或临时取消,想必现阶段这些作品将会重新有新的登台时间,到时便可以与朋友或是家人一同在现场观演。”观众姚女士如是说。

市场获新一轮发展期

不可否认的是,演出市场随着人数比例限制的放开,将会获得更多发展动力,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期,且演出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消费需求。

以去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为例,据大麦当时发布的《2020演出国庆档观察》显示,该期间内用户观演热情高涨,包括音乐节、Livehouse、戏剧、相声演出在内,均吸引大量观众观演,尤其是音乐类演出,消费数据表现亮眼。而在不同城市中,二线及以下城市消费需求格外旺盛,票房贡献超预期,同时,市场消费结构“年轻化”趋势明显,“Z世代”成为国庆档期间线下演出的消费主力军。

在演出行业分析师黎新宇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前,演出市场一直处于稳定的发展中,尽管疫情的出现令市场一度暂停,延缓了发展脚步,但观众的消费需求并没有随之消失,只是等待市场恢复后逐渐释放,目前便是给了市场释放消费需求的机会。

不只是释放消费需求,演出市场也在借助这一机会释放此前积累的供给。且在近一年多来,演出院团或机构虽然在演出场次方面同比有所减少,但优质内容一直处于产出中,积攒了不少优质作品等待与观众见面,优质作品的上演,也将带动更多观众进入剧场观看演出。

“过去一年来无论是优质作品的持续产出,还是观众期盼观看更多作品的观演需求,实际上也都是演出市场在持续积攒着自己的力量,为的就是等到恢复的那一刻能释放出来。”黎新宇认为,包括此前演出市场在线上进行的诸多布局,如直播、互动、展演等,究竟产出什么样的效果和推动力,也将随着市场逐渐放开而慢慢显露出来。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文 贾丛丛/漫画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