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教育频道

两会.三人行|职业教育比不了上大学?职普融合怎样真正落地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赵博宇 摄影记者:张笑嫣 网编:齐琳 2021-01-25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中,“深化职业教育职普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高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颇受教育界关注。“只有上大学才是好出路”,自高校扩招以来的20年余间,上大学成为了几乎所有家长的选择。

随着高端制造业的不断落地,加之“双高计划”启动, 部分专业设置好、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职业教育学校脱颖而出,“上学即就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终于出现,职业教育似乎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如何在“十四五”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还有哪些困难,双轨学制和现代学徒制在具体实施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1月25日,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北京商报记者与多位来自高校、高职院校的校长、老师展开对话,了解他们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张笑嫣/摄

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

将双轨制引入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是维系社会良好运行、实现社会创造力的一个必要环节。在实际的工作中,每个人都要靠双手、靠劳动。”苏丹指出,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是高端化的,但在城市建设的落实环节,迫切需要大量职业技术化人才,由此,培养职业技术方面的人才非常需要市政府的重视。

据了解,目前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在全市经济中的比例超过四成,大量的高精尖产业,一方面需要高水平的研发专业人才提出创新设计,另一方面也需要大批与制造业相关的技能人才来实现这些设计。而北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层次低、规模小,与社会生产需求不相匹配,需要向更高质量和更科学的管理体系方向发展。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体系、课程等多个维度都存在差异,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行双轨制或许更适配一些。”苏丹所提到的双轨制,总的来说即采用“职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就是普通教育”的考核体系,两种类型的教育在考核方式、训练方式和选拔方式上都不同,也都有其各自的社会价值,不能一概而论地管理。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中,职业教育领域内的部分学校由人力社保部门管理,另一部分则由教育部门管理。苏丹强调,在过去我们的观念中,把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定为了两个层次,这样的区分并不科学,要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视同仁。“实行双轨学制,要在管理办法、考核机制、评价体系上都对职业教育执行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标准,另外,教育部和人社部门在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存在差异,如果使用同一套标准,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毕业和工作中,相较普通高等教育出来的学生,发展更容易遇到瓶颈。”

由此,苏丹建议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要以人社部门为主,教育部门可以在某些环节上协助人社部门开展工作。同时,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最优质的资源和最优质的教学方式都要和制造业企业相关联,也要允许更多的企业进入职业教育这一领域。“什么样的企业有资格进入职教领域?进入后又将以何种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和人才传输?这些细则还有待相关教育部门在管理中制定。”

而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普职融通”,苏丹则认为,具体在哪些方面实现“普职融通”,政府要在评价、育人等方面作出明确界定。“切忌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套用在同一套评价体系里。”

张笑嫣/摄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校长林安杰:

统筹人社、教育,落实现代学徒制

2020年5月,北京市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将北京职业教育的三个发展目标定为“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林安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都职业教育一定要在全国领先。“那么首都职业教育发展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来给职业教育领头,给职业教育定位,这些顶层设计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需要相应文件的支持。”林安杰呼吁北京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再认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到现在,面临着两套体系并行的困境。目前很多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是由教育部门编写未来的发展规划。从体量来看,北京市的职业教育领域中,除了教委管辖的职业院校,还存在大量由人社部门管理的培训学校、技工学校、技师学校等,这类学校是不能从职业教育管理范畴中剔除的。”由此,林安杰建议,北京市应率先规划职业教育的整合问题,将人社、教育两个部门有机结合起来,也将他们分管的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

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来看,林安杰认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关起门来办学,需要依靠企业。“那么北京市是否可以研究出相应可行的政策,解决这些问题,让各类职业教育实现协调发展。”

实际上,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曾提出“现代学徒制”这一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目前试点工作已经推进到第三批。在“现代学徒制”项目下,企业与职业院校的联系会更加紧密。而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把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责任厘清,特别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开展合作要有政策支持。“现代学徒制有一条要求是:入学即入职,这样就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招生,招来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但落实中会存在政策方面的问题。比如国有企业,不可能入学的时候给学生编制,让学生直接入职。而且学生年龄偏小,企业也不能和年龄未满的学生签订合同。”林安杰谈道。“现代学徒制或者现代职业学校体制的构架必须要符合中国国情,那么这方面政策的调整问题就又抛回了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需要这两部门联合进行一定的统筹规划。”

市政协委员、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辛秀兰:

打通向上深造通道,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

2019年开始,职业院校开始推行双高计划,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服务创新平台。辛秀兰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有23000多家企业。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实际上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我们的课程与企业对接也十分紧密,基本上学生毕业前一年就会被企业‘预订’一空。并且这种情况不单独出现在我们一家学校,全北京市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辛秀兰指出,任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出金字塔的结构,金字塔最底端就是技术技能人才,而现下北京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匮乏局面。“目前家长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没有本科高,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条件和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了解不多,没有达到像对普通本科那样的认识度,存在一些误区。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已经被列入了规划,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从中职、高职到职业本科、专业硕士甚至博士的发展路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要求的影响,目前北京市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都比较小,且职业院校的招生绝大部分为北京生源。同时,从职普比例的角度来看,相较于部分职业教育发达的省市能达到1:1的职普比例,北京市的90多所高等院校中,仅有20多所高职类学校,剩下都是本科。“北京是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心,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从世界范围来看,走高端制造业路线的国家,必然以要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希望政府在招生政策方面给予北京市的职业院校更多的支持。”辛秀兰谈道。

技术人才稀缺、家长认识不足、职普比例过低,针对职业教育目前遇到的种种问题,辛秀兰建议,影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职业教育体系、制度方面的不健全。“学生在中专、高职毕业后,继续往本科方向发展,职业教育的路走不通,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要把学生向上的渠道打通,让技校出来的学生也有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可能。一方面家长能认可学历,另一方面也能在社会评价中得到认可。”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