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北京疾控中心:网约车出租车须扫健康宝上车 建议暂停拼车业务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魏蔚 网编:产经中心 2021-01-12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1月12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网约车出租车行业疫情防控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司机、网约车出租车运营机构,以及不能运营的情况作出管理建议,包括:疫情期间网约车出租车运营时适当控制载客人数、网约车出租车须扫健康宝上车、暂停拼车业务。

具体到网约车出租车行业运营机构(平台)的日常疫情防控措施包括:1.建立司机健康监测报告制度;2.定期组织司机进行核酸检测,新入职司机持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3.组织司机落实新冠肺炎疫苗全覆盖接种工作;4.通过车载音频、视频监控等方式监督司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5.畅通乘客疫情防控相关投诉渠道并及时回应处理。

司机的日常疫情防控措施包括:1.有发热或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时严禁上岗,并尽快就医排查;2.司机在运营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同时应提醒乘客全程佩戴口罩;3.服务期间注意手卫生,清洁双手前不触碰口、眼、鼻,接触可能被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4.尽量使用非现金收付方式;5.车内醒目处、座椅背面张贴提示语和卫生防疫知识。6.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车内整洁,及时清扫垃圾;保持座椅套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定期清洁消毒车门把手、扶手、座椅等乘客经常触摸的部位;车内准备垃圾袋等防护清洁用品;7.乘客出现呕吐时,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8.接送机场、高铁、城际交通等京外入京人员,必须消毒后才能接载其他乘客。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车辆不能上路运行,司机不能上岗:1.载客时不佩戴口罩或佩戴口罩不规范的(建议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口罩);2.不落实一单一消毒一通风的;3.未进行每周核酸检测的;4.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接种禁忌症除外);5.搭载不佩戴口罩或戴口罩不规范的乘客的;6.未落实上车前北京健康宝“扫码登记”的;7.车内未配备手消或快速消毒剂的;8.有发热或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的。

规范还建议:疫情期间,网约车出租车运营时适当控制载客人数;暂停拼车业务;司机与乘客减少交流。

近日,网约车平台也在升级防护措施。以滴滴为例,1.从1月13日起,滴滴组织北京全部滴滴和花小猪网约车司机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预计将在一周内完成。未接种疫苗的司机,需持7天有效期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上线接单;2.自1月11日起,北京乘客上车后需要使用健康宝扫码登记,司机可以拒载拒绝扫码登记的乘客或未戴口罩的乘客;3.北京滴滴和花小猪司机每天出车前需上传佩戴口罩的照片、车辆消毒照片、如实上报体温,系统还将核验司机的健康宝。通过桔视设备加大力度抽查司机佩戴口罩,目前北京司机的口罩佩戴率为99.95%。敦促司机落实“一单一消毒一通风”,要求司机对于车辆门把手、扶手、座椅和方向盘等重点部位勤消毒,司机需上传消毒照片;4.已暂停居住于顺义区域内的滴滴和花小猪网约车司机、快的新出租司机、顺风车车主出车运营,并已关闭1月11日及以后出发的预约单。实行对顺义区域网约车“不进、不出、不派单(首都机场除外)。”5.滴滴客服和安全响应中心已培训传达到位,将针对疫情防控相关类投诉进行及时回应处理。同时,陆续上线乘客问卷,乘客行程结束后,在滴滴App询问乘客“司机是否佩戴口罩”。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