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旅游频道

北京拟立法划定中轴线文旅发展边界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肖玮 杨卉 网编:肖玮 2020-12-24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杨卉)12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审议。根据《草案》, 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不得擅自进行拆除、迁移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等建设工程;新建、改建、扩建或设置公共雕像、娱乐设施等项目。此外,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当会同文物、交通等部门采取措施,控制游览接待规模;向社会开放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点各管理、使用单位应当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采取预约或者适时限流、分流等措施。专家表示,随着《草案》进入审议,中轴线可发展的商业化空间也将被敲定。未来旅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时需严格按照规定,注重产品质量和内涵文化元素,降低旅游活动对遗产的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草案》明确指出,北京市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实施保护,包括保持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廓的平面空间结构,保护和展现重要历史文化节点,强化老城历史格局; 保持历史街巷(含胡同)的肌理走向、现存的传统空间尺度和特色风貌; 保证景观视廊内视线通畅与景观协调,维护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形态,突出中轴线的空间统领地位; 保持历史河湖水系的总体走向,尽可能维护河道原有形态和传统堤岸; 保持和延续历史街巷(含胡同)绿化和院落绿化,突出绿树掩映的传统城市特色等内容。

与此同时,《草案》还提到,北京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当会同文物、交通等部门采取措施,统筹遗产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控制游览接待规模,合理调整和改善交通组织,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丰富旅游产品,促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向社会开放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点各管理、使用单位应当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采取预约或者适时限流、分流等措施,降低旅游活动对遗产的负面影响。

近两年来,不少旅游企业已经注意到了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游览价值。其中,凯撒旅游就与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成为“故宫以东”文化行旅项目的特约合作伙伴,并累计推出了“艺术京脉”、“京味儿食足”、“京腔京韵”、“情满四合院”等主题旅游线路及多种周边文创产品。此外,北京商报记者还在中青旅官网看到,有不少以“中轴线”为主题的一日游产品,如“北京中轴线之故宫—深度探秘一日游之六百年宫廷秘史”、“北京中轴线之晨钟暮鼓—钟鼓楼+胡同家访半日游”等。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上述一日游产品多为单纯观光游览产品,在深度游及文化内涵上还有不少拓展空间。

在尚游汇文旅董事长钟晖看来,随着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展开,《草案》的存在非常有必要。“目前来看,如何保护好历史遗产,讲好古都故事是关键。而此次审议的《草案》,就很可能为中轴线文化遗产接下来的发展奠定基调,相关条款的规定也能有效避免过度商业化的情况。”他进一步表示,未来旅游企业要推出相关产品,也需严格遵守规定,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深度游、文化游。同时,沿线业态也需进行调整,使其符合中轴线整体的“内在气质”。“一条中轴线要讲好一段历史故事,还需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力度,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创建文化IP,让更多人的人参与到中轴线的治理中来。”钟晖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