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李彦宏愿打赌5年后无人驾驶可解决大城市拥堵 百度AI商业化一边快跑一边破圈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魏蔚 网编:产经中心 2020-09-15

9月15日,百度披露了Robotaxi、小度、百度App、百度大脑等业务的最新进展:Robotaxi在部分地区已开始全无人驾驶测试;小度推出可实时翻译的无线耳机;百度大脑升级至6.0版本;基于AI技术的百度虚拟助手晓晓和虚拟人类产品也前后亮相。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摄

从AI概念到产品再到商业化,百度吃过罚单也被浇过冷水。百度CEO李彦宏坦言,2020年AI商业化进展没想象中迅速,但他愿意打赌,5年后,无人驾驶会全面商业化,中国很多城市的拥堵将大大缓解,不再需要限购限行。AI需要长期投入,规模化变现缓慢,商业化和场景突破,是百度AI需要同步走且做好平衡的必要路径。

5年后无人驾驶全面商用

商业化是每个AI企业绕不开的话题,同类企业、投资机构、媒体都想知道AI技术能带来多少真金白银,可惜企业方一直莫深讳如。

9月15日,李彦宏承认今年AI商业化并不像想像得那么迅速,但他预测,“5年之内,无人驾驶技术一定会进入规模化的商用阶段”。

这是李彦宏在Robotaxi进入全无人驾驶测试的前提下预测的。全无人驾驶即副驾驶位置不需要安全员,在面对临时道路变更或交通管制等情况,“5G云代驾”接到求助请求后,可接管无人驾驶车。

百度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无人化测试已陆续在北京、长沙、沧州等地开展。多地政府都对无人化的测试表示支持,我们正在与各地政府进行深度交流合作,期待可以尽快将无人化技术推广到常规运营中”。

从落地第一个城市长沙,到后来在北京、沧州、广州、重庆推出,目前已有约10万人体验过百度Robotaxi。李彦宏认为,在全面开放后,这个数字会很快增加到百万甚至更多。

用户量增长让无人驾驶商业化可期。针对李彦宏预测的5年时间点,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并不夸张,“5年后,L4级完全无人驾驶或许还有限制,L2-L3辅助驾驶应该相对成熟了,在某些特定地方进入规模化商用的概率很大”。

他进一步向北京商报记者举例,“比如大型的野生公园,高速路长途驾驶,尤其是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L4级很有用武之地。L2-L3辅助驾驶用的比较多,现在很多车企都配有辅助驾驶功能”。

让AI服务无处不在

论重视程度,李彦宏在2020百度世界大会现场,首个介绍的无人驾驶业务绝对是香饽饽,但从产品上线时间,百度App却是老前辈,也是承担百度AI服务破圈的产品。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按照百度执行副总裁沈抖的定义,百度App已经从搜索工具升级为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生态。

他以国庆出游为例解释,“用户在搜索国庆热门旅游目的地等问题时,背后隐藏着买门票、预定酒店等各类需求。百度基于AI技术和大数据,可以更好理解用户搜索背后的深度需求,提供进一步的服务”。

智能小程序是百度App实现服务化的三个产品之一,也是沈抖重点介绍的一个。截至目前,百度智能小程序数量超过42万,月活超过5亿。

跳出百度App,基于AI技术的发展,百度与用户的交互方式越来越简单和智能,交互媒介也更多样。

9月15日,百度预告了基于小度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开发的养成型虚拟助理“度晓晓”,度晓晓具有答疑解惑、情感陪伴等能力,目前正在测试中,未来会以独立App的形式正式上线。

百度另一款正在破圈的产品是小度。从推出至今,小度的主要产品形态是智能音箱,主要场景在家庭环境。9月15日,百度副总裁景鲲发布了一款家庭场景外的产品-小度真无线智能耳机,除了具有传统功能外,这款耳机可用语音唤醒,进行导航、拨号,进入“流浪地球”模式后,还能做到实时翻译。

小度要破圈,是景鲲今年7月就向北京商报记者明确的方向。他当时表示,小度和整个智能音箱行业下阶段发展的关键词是“破圈”。小度将针对特定人群和场景突破,比如儿童、老人群体,场景上小度计划在“双11”之前推出家庭场景外的产品。小度真无线智能耳机的发布刚好卡在这个点上。

突破“卡脖子”的技术

其实不论是无人驾驶汽车、小度、度晓晓,还是百度搜索等产品,背后都是百度大脑在支撑。简单来说,小度、无人车等是把百度大脑的AI技术进行了产品化、应用化。

百度大脑是百度 AI 核心技术引擎,包括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AI核心技术和AI开放平台。百度大脑对内支持百度所有业务,对外全方位开放,助力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加速AI技术落地应用。

9月15日,百度CTO王海峰宣布百度大脑升级至6.0,还升级了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软”的方面,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升级了API(应用程序接口)体系,开发者可以更便捷地开发、更高效地部署模型;“硬”的方面,百度对自研的AI芯片百度昆仑2进行了预发布。

谈到操作系统和芯片,李彦宏直言,“在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两个最基础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并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些东西都需要长期坚持,因为它的商业价值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体现出来,百度希望一点点突破中国这些‘卡脖子’的技术,最后被市场所广泛接受”。

在操作系统和芯片上寻求突破不算是新话题,尤其在芯片领域,国内芯片企业、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都通过不同路径在找出路。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果企业不打算去做芯片行业,那去跟ARM和高通竞争没什么必要。如果企业推出芯片是为了引领技术,现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我倒认为有必要。但这种情况下,企业进入芯片生产行业没必要”。

不论是AI技术商业化,AI产品、服务破圈,还是AI芯片实现自主研发,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投入和战略耐心,中国企业在路上,百度也在路上。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图片来源:记者拍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