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张君花)8月28日,卡夫亨氏宣布其位于广东阳江的阳西酱油生产基地正式投产。阳西酱油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额约7亿元,是近年来卡夫亨氏全球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之一,预计产能达每年20万吨成品酱油。
据了解,阳西酱油生产基地项目主要生产味事达品牌——味极鲜系列酱油,包括380ML、760ML和1.6L,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华南、华中市场。
卡夫亨氏方面表示,酱油是一个价值120亿美元的行业,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加,卡夫亨氏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卡夫亨氏亚洲区主席兼中国董事总经理Rodrigo Wickbold称:“中国是卡夫亨氏的重要战略市场,我们对中国未来的市场潜力充满信心。”
事实上,中国酱油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酱油市场2018年销售规模约为920亿元,2017-2020年预计销售额将保持稳定增长,复合增长率约为10%,到2020年市场规模达1100亿元。
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随着中国调味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都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但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一直都没有太强的竞争实力。卡夫亨氏加码中国产能,也是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一定突破。
“尤其是疫情期间,调味品市场的龙头企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靠卖酱油拥有高业绩和高股价,可见这一市场潜力巨大,或将成为新风口,卡夫亨氏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期望通过加大布局分羹市场。”业内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市场在不断扩大,但对于卡夫亨氏而言,竞争对手也不少。其中,海天味业凭借“卖酱油”,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超越了宁德时代、中石化等企业,成为中国最强的本土食品饮料企业。而其酱油产品在2020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了66.2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0.71%。此外,千禾味业凭借“零添加”在高端酱油市场占据着近10%的市场份额。2020年上半年,凭借产品高毛利实现净利润79.85%的增幅。这些都对卡夫亨氏的味事达酱油在中国的布局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不过,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认为,各大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为外资企业的进入提供了契机。
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海天酱油占比不到15%,千禾味业的酱油市场份额为9%,李锦记份额占10%,欣和占据6%,厨邦占据3%。
赖阳称,目前国内酱油市场多品牌仅限区域性发展,如果卡夫亨氏能够形成全国性的销售体系,凭借着国际上成熟的调味品研发技术,走向全国性的发展也不是不可能。
就加大中国市场投资及未来规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卡夫亨氏进行了采访,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此外,卡夫亨氏还宣布称,今年初完成亚洲区总部迁址中国的工作。对于本次亚洲区总部迁址,卡夫亨氏方面表示:“卡夫亨氏的增长引擎在亚洲。随着公司中国业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亚洲区总部迁址中国,将确保卡夫亨氏在决策和市场执行方面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帮助公司的业务赢得市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