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王晓)8月18日,均瑶大健康正式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3.43元。上市后,均瑶大健康成为国内“乳酸菌饮料第一股”。不过,在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告书中,均瑶大健康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均下降两成多,在业内人士看来,业绩下降主要原因是均瑶大健康产品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均瑶大健康此次发行7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9.4亿元。招股书显示,此次均瑶大健康募资的主要投资方向是提升自身产能,该笔募资将主要用于投资“湖北宜昌产业基地新建年产常温发酵乳饮料10万吨及科创中心项目”、“浙江衢州产业基地扩建年产常温发酵乳饮料10万吨项目”及“品牌升级建设项目”。
上市公告书显示,均瑶大健康2020年1-6月的整体经营情况呈现下降态势,2020年1-6月营业收入为4.9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26.0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22.85%。同时,均瑶大健康预测,2020年度营收为10.27亿元,同比下降19.3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2019年度下降17.79%。
对于业绩下降原因,均瑶大健康解释,2020年1-6月净利下滑幅度较大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2020年农历春节较早影响所致,同时为抗击疫情,2020年上半年捐赠支出较大。
招股说明书显示,1998年,均瑶健康前身均瑶集团乳品有限公司,2000年均瑶集团乳品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均瑶健康。2011年起,均瑶健康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是国内最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企业之一。
虽然“味动力”系列乳酸菌成就了均瑶大健康“乳酸菌饮料第一股”,但也使其难以摆脱大单品的依赖。数据显示,2017-2019年,均瑶健康营收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12.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2.81亿元、3.03亿元。其中,“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7.53%、96.51%和 89.48%。
对此,均瑶大健康在招股说明书中坦言,虽然公司已持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但相关项目实现预期的目标任务仍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公司短期内存在产品系列相对单一的风险,如未来出现该系列产品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均瑶大健康业绩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乳酸菌市场入局企业越来越多,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激烈,加之疫情影响,整体消费动销难;从企业内部来看,均瑶大健康业绩主要依赖“味动力”系列乳酸菌,产品品类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上市后,均瑶大健康亟需研发新品推向市场,来摆脱依赖大单品风险。
关于均瑶大健康如何解决产品品类单一问题以及未来的产品规划,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均瑶大健康,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