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演艺频道

天桥德云社剧场:搭建平台传承民俗文化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杨菲 网编:卢扬 2020-07-23

天桥德云社剧场(原北京天桥乐茶园)位于宣武区北纬路甲1号,前身是始建于1933年的天乐戏院,1992年经翻修改建后重新开业。天桥德云社剧场的节目由戏曲、杂技、武术、曲艺四部分组成,在这里,游客可以一睹老北京市井民俗文化,可以再次领略“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盛况。目前,天桥德云社还没有对观众进行线下开放,继电影院要有序恢复开放后,剧场也会逐渐回归人们视野。如何继续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艺术表演都是剧场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方向。

图片3

弘扬传统民族艺术

天桥德云社剧场是由始建于1933年的天乐戏院改建而成,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可同时接待300名观众。剧场集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茶文化于一体,开业至今共接待世界各地游客数十万人次。据演出票务平台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天桥德云社剧场尚无线下演出活动。

而回顾天桥德云社剧场此前的演出可以发现,舞台上由戏曲、杂技、武术、曲艺四部分节目组成。一楼大厅有40张方圆桌,环境高雅,座位舒适;二楼有9个包厢回廊半绕,具有个性化特色,整体上具有传统民族建筑的风格。剧场大堂中引客入座的茶房、纷飞的手巾把、身着民间服装的演员和服务员融为一体,使观众置身于北京民俗传统文化的气氛之中。

公开资料显示,该剧场在传播传统民族艺术上颇具影响力,曾接待了十余个国家的首脑和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1997年至今就有日本游客十余万人次,成为了北京民俗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一个小窗口。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为宗旨的天桥乐茶园,在挖掘、整理和发展北京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为海内外游客架起了一座友谊的“天桥”。

让相声艺术回归剧场

天桥德云社剧场是以弘扬民俗文化、培养曲艺人才、服务大众为主旨的曲艺演出剧场,并以“面向百姓,服务工薪”作为剧场的经营宗旨,低廉的票价和接地气儿的服务让中外游客了解古都市井文化,在民间传统艺术熏陶中感受现代风情。在立足于弘扬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天桥德云社剧场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民间艺术,让相声艺术回归剧场并得以生存,为北京演出剧场带来了新亮点。

以《三节拜花巷》为例,该作品是剧场长期上演的经典节目之一,是流传于北方地区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属于《数来宝》的一种,多被用于乞讨。在演出过程中,男女双人表演,双方互相称作老头子、老婆子。通常只在春节、五月节、八月节时在居民居住的小巷子里演唱,向居民要钱,所以被称作三节拜花巷。目前此艺术已经失传,但一些相声演员经过挖掘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用作相声作品的创作之中。

“之前去过很多次小剧场小剧场不像北展的演出那么大和整,但是给人感觉非常舒服,跟演员的互动性很强,就像是在小茶馆里一样,进去之后就图一乐,而且票价也非常亲民。”相声爱好者杨女士如是说。

天桥德云社剧场也延续了很多传统剧场的习惯。相声爱好者马先生表示,园子虽然不算大,但是传统的氛围非常浓厚,能看到老式的小卖部、铜壶烧水,观众席里周边街坊也特别多。

借力线上吸引年轻受众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现阶段天桥德云社剧场并没有设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观众想要获取演出信息只能在德云社官方公众号或购票平台上了解。这对于相声爱好者们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不便。业内人士认为,剧场方面应该通过线上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到剧场的演出情况,不仅可以给观众带来便利,也能将此作为窗口传播相声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相声艺术。

不仅是将线上作为传播窗口,当下很多剧场把线上作为演出平台已经推出了线上演出活动,尝试将内容创作与新媒体的形式相融合,如保利剧院、首都剧场、中国木偶剧院等把表演搬到“云端”,以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在线上和观众见面。与此同时,演出院团和剧场还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展现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带动观众对演出的好奇心,也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人对演出产生兴趣。

究竟剧场的表演是否应当顺应新媒体趋势,进行相应的内容创作和形式创新?这已成为业内探讨的焦点。对此,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李铭韬表示,“剧场演出本身有它的先天特性,恐怕未必能够紧随着时代发展随时做出反馈。新媒体时代下剧场演出是否也要非常及时地跟上时代,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也许人们正是因为有了媒体轰炸,以前只有电视一块屏幕,慢慢有了手机,多了一块屏幕,慢慢发现随处都是屏幕了。人们在这种生活下,可能也是一种循环,反而更需要一种相对纯粹的艺术”。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 实习记者 杨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