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上市公司频道

全聚德困局:换帅半年经营没起色 疫情之下业绩雪上加霜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刘凤茹 网编:董亮 2020-07-10

222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凤茹)头顶烤鸭第一股光环的全聚德(002186)近年来因业绩低迷而备受诟病。自去年12月,原东来顺总经理周延龙接任后,全聚德业绩会否迎来新变化也备受外界关注。不过,从7月10日晚间,全聚德披露的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情况来看,换帅半年后,公司的经营并未有起色。全聚德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亏损逾1.3亿元。对于这家有着百年历史沉淀的老字号企业来说,这样一份成绩单,尤其是在疫情之下,无异于雪上加霜。

据全聚德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亏损13886.32万元至15186.32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全聚德给出了如下解释。“2020年1月下旬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餐饮及商品销售业务出现收入下滑。公司所属直营门店堂食接待人数大幅下滑,尤其第二季度北京地区疫情出现反弹后,在京主力门店营业收入在取得一定恢复的情况下再次受到冲击,公司虽积极应对疫情,采取了增加线上、线下外卖、拓展社区消费、建立主食厨房等多项措施,但经营仍受到较大程度影响,使得报告期内经营业绩恢复程度低于预期,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净利润出现阶段性亏损”。

事实上,全聚德近几年的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全聚德的主营业务为餐饮服务及食品加工、销售业务,旗下拥有“全聚德”、“仿膳”、“丰泽园”、“四川饭店”等品牌。财报显示,2017年-2019年,全聚德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18.61亿元、17.77亿元、15.66亿元,对应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1.36亿元、7304.22万元、4462.79万元。

数据显示,全聚德2019年的归属净利润较2018年同比下降了近四成。“受餐饮行业,尤其是中式正餐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年度接待人次同比减少,导致公司2019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同比出现下滑”,全聚德如是表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全聚德并没有赶上整个消费升级的速度,也没有享受到整个消费升级带来红利。这背后的原因与全聚德体制、机制僵化有关。体制、机制的僵化让整个管理层的创新与升级赶不上、同时匹配不上消费的升级。在此背景下,它整体的运营就会不顺畅,因此业绩就很难提升。

7月4日,全聚德披露的对深交所2019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中则表示,公司的餐饮和食品板块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原因有多方面,从内部来看,产品和服务滞后于市场需求,特别是90后、00后消费群体的兴起,消费需求转换迅速,而全聚德的餐饮及包装食品都存在着产品陈旧、创新不足、调整缓慢等问题,特别是与年轻顾客的消费认知形成了差距;从外部来看,餐厅经营类型更加多元化、差异化,市场进入者众多,正餐市场客源分流明显。全聚德作为传统正餐领域的知名品牌,一直未涉足其他餐饮领域,经营模式和产品类型单一,行业扩展不足,因此客流量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公司业绩及业务发展情况受到较大影响。

业绩低迷之际,全聚德管理层也频繁变动。7月9日晚间,全聚德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0年7月9日收到董事霍岩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霍岩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同时一并辞去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据Wind显示,霍岩于2019年1月担任全聚德董事之职。从时间上看,霍岩的任期仅一年多。

今年4月,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鲍民也已经辞去全聚德董事长的职务。今年5月,白凡接棒上任。

而早在2019年11月26日,张力就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全聚德的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随后,2019年12月,周延龙被推选为公司总经理。

在加入全聚德之前,周延龙曾任职于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外经处,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职员、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因对老牌餐饮企业有了解、且在转型方案有经验,因此周延龙的加入,也让市场对全聚德的发展寄予厚望。不过,就目前情况而言,全聚德的经营情况尚不能让投资者满意。

朱丹蓬认为,全聚德发生人员动荡的核心原因就是业绩。

高管频繁变动、业绩持续低迷的全聚德,还能“飞得动”吗?针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计划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全聚德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电话并未有人接听。

朱丹蓬称,这种传统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首先它的创新跟升级一定是在顶层设计。只有经营思路、经营理念,操盘手升级后,才能带来产品、菜色、品质、场景、消费服务、消费者互动等方面的升级。这是一体化的,单一某一个点的升级或者整个体系不升级的话,所有的多元化都是徒劳的。

中信建投则在研报中称,全聚德老字号的品牌优势仍然存在,也是未来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力,整体规模和营收体量仍存,核心需要解决连锁扩张中的效率问题以及合理转化老字号品牌的导流效应。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