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折戟后,如今紫林醋业再赴上市路。7月3日,证监会官方披露的紫林醋业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显示,紫林醋业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75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约5.74亿元。虽再次启动IPO,但对于紫林醋业而言,仍有过度依赖单一业务、产能受限、渠道不均、强敌环伺竞争加剧等四大问题待解。面对上述种种挑战,紫林醋业想要借助资本市场在食醋行业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依赖主业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紫林醋业主要包括食醋、料酒、醋饮料三大类业务。2017-2019年,紫林醋业实现营收4.45亿元、5.06亿元、5.47亿元;净利润为6612万元、8358万元、1.08亿元。其中,食醋业务实营收为4.34亿元,4.85亿元,5.17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95.55%、95.82%、94.69%。
相比较而言,其料酒和醋饮料业务营收占比却很小,2017-2019年,料酒业务营收为1078万元、1628万元万元、2614万元,营收占比为2.37%、3.22%和4.79%;醋饮料营收为942万元、484万元、282万元,营收占比为2.07%、0.96%和0.52%。
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表示,就目前整个食醋行业而言,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食醋生产企业受资金投入、研发实力的限制,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较慢。紫林醋业食醋业务营收占比高达95%左右,一定程度上过度依赖单一业务,存在一定的发展风险。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迁,消费者对于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也在上升,比如对于保健类食醋产品、饮用类产品的需求逐渐变大。紫林醋业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并作出改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称。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登陆A股,于紫林醋业而言并非首次。早在2017年底,紫林醋业便发布招股说明书,后因财务问题被证监会取消上市审核资格。
产能、渠道受限
对于紫林醋业而言,并非只有业务单一这一问题。紫林醋业在此次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近几年,公司食醋系列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均在85%以上,随着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市场需求与公司产能受限之间的矛盾将可能成为制约公司长远发展的主要障碍。
2017-2019年,紫林醋业原醋产能分别为16.92万吨、18.39万吨、21.33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33%、99.67%、87.44%。
业内人士表示,高达90%以上的产能利用率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产能不足的情况,为了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扩大产能,以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以来,紫林醋业新厂区“食醋工业园”各生产线陆续竣工投产,投产后大大提升了其产品产能,虽前期基本能够满足销售。但是随着其销售规模的不断增长,原有产能难以满足市场供应。后来,紫林醋业通过少量采购外部半成品原醋,缓解了一部分产能不足问题。2019年,紫林醋业外购半成品原醋量为2100吨,占比为1.11%。
对此,赖阳分析称,产能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紫林醋业在整个食醋行业领域的发展。紫林醋业想要打造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想要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需要不断扩大生产产能。
紫林醋业也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年产10万吨酿造食醋生产线建设项目,未来也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建设完善营销网络。
不过,除产能亟待提高外,紫林醋业还存在销售渠道分布不均的问题。目前,紫林醋业产品的销售区域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区域,渠道布局明显受限。
“东北、西北和华南等地域仍有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随着未来对上述区域拓展力度的加强,将进一步激发对于产能的需求,这就更需要扩大产能的比例。”紫林醋业在招股说明书中称。
竞争渐强
紫林醋业此番再赴上市路,与日益加重的市场竞争不无关系。招股说明书显示,紫林醋业主要竞争对手有恒顺醋业、海天味业、水塔醋业等。
恒顺醋业市场份额占比明显高于紫林醋业。调味品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食醋行业中,恒顺醋业市场占比为6.4%,排在第一位;而紫林醋业食醋市场占比为4%。
从营收净利来看,恒顺醋业也远超紫林醋业。年报数据显示,2017-2019年,恒顺醋业营收分别为15.42亿元、17.04亿元、18.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3.07亿元、3.25亿元。2019年,恒顺醋业醋类产品营收12.32亿元,占比71.66%;料酒类产品营收2.45亿元,占比14.25%。
海天味业旗下镇江丹和醋业主要负责海天品牌食醋业务,截至2019年底,丹和醋业资产总额7694万元,净资产4423,净利润1074万元。虽然规模不及紫林醋业,但在渠道布局和市场下沉以及品牌知名度上,远超紫林醋业。
数据显示,目前,海天的经销商网络已经100%覆盖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全国70%的县级市。2019年海天的经销商总数5806家,净增加999家,直控终端网点超过50万个,产品遍布全国各大连锁超市、批发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镇村零售店等终端业态,是行业中渠道最全的企业。而紫林醋业截至目前仅有800家经销商。
就上市相关问题及未来发展规划,北京商报记者对紫林醋业进行了采访,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快消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紫林醋业在北方市场的调味品行业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就全国而言,影响力还比较有限。海天味业、恒顺醋业、千禾味业这样的品牌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发展形成挤压。基于此,紫林醋业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获得支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有望改变这种局面。
但在赖阳看来,紫林醋业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相比较千禾等企业产品而言,没有一个明确的推销点。消费者都知道山西醋好,可是好在哪里,与其他食醋最大的差异化在哪里,紫林醋业产品并没有体现出来。此外,紫林醋业主要产品依旧是较为大众的低端产品,尚未实现层级发展,毛利较低,所以即使通过上市去发展,如果方向不对,也于事无补。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张君花(图片来源:紫林醋业官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