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一季度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下降11.3%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石飞月 网编:产经中心 2020-06-23

北京商报讯(记者 石飞月)6月23日,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市场尽管遭受到一定冲击,出货量下降11.3%至1762万台。

报告称,整体上看,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依然好于预期,一方面在家办公和学习明显带动了消费者对耳机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主要依托线下通讯渠道的成人手表市场在渠道运营方面更加成熟。

其中,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486万台,同比下降5.5%,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76万台,同比下降33.3%。耳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6.5%,成人手表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8.4%。

涉及到厂商排名,一季度中国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华为、小米、苹果、乐心和步步高。其中,华为出货量为428.2万部,同比增长18.8%,位居第一;小米出货量为414.4万部,同比下滑0.6%,仅次于华为位居第二;苹果出货量为284.8万部,同比增长15.2%,位居第三。

事实上,可穿戴行业发展至今并不顺利,不少品牌已经在适者生存的规则中被淘汰出局。智能手表鼻祖Pebble在2016年宣告破产;Fitbit股价2016年一年累计下滑约60%;2017年7月,曾经最高估值为32亿美元被视为硅谷独角兽的智能手环厂商Jawbone宣布停业清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因为无论是手环还是手表或者其他,最核心的功能是智能手机全部都能做到的,只不过部分移植到了独立硬件上,功能性方面没有真正戳中消费者的痛点。

IDC预计,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增长17.4%,其中耳机产品增长47.7%,成人手表增长37.6%。IDC中国研究经理潘雪菲认为:“尽管遭遇疫情冲击,2020年可穿戴设备市场依然存在诸多机会。除了在健康领域的技术布局,对于用户需求和渠道运营的把握能力将更加重要。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可以帮助厂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迎合和引导用户选择,而渠道运营能力不再只是拓宽甚至依赖线上渠道,而是增强与渠道的深度合作。”

日前,IDC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分析报告,出货量同比增长29.7%,总设备数量达到7260万台。得益于居家办公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少用户对耳机类产品的需求变得更高,因此,一季度耳机类产品增长了68.3%,占据了整个市场的54.9%,但智能手表类产品出货量为1690万部,同比下降了7.1%。

具体到品牌市场排名上,苹果以2120万台出货量和29.3%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小米以1010万部出货量和14%的市场占比,位列第二;三星以860万部出货量和11.9%的市场占比,排名第三;华为则出货810万部,占据1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Fitbit则以220万部的出货量和3%的市场份额,进入前五。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