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要闻中心 > 政经频道

“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最想说什么

网编:陶凤 2020-05-22

十分不易,成之惟艰。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1万字篇幅,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最短政府工作报告记录。战疫之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了一份特殊的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财政赤字率3.6%以上,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市县基层;前期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全部延长至年底,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2.5万亿元……

尽管篇幅最短,但报告形成过程却颇为坎坷。按照惯例,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要经历诸多程序,从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到国务院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期间还将专门组织座谈,广泛征求意见。但疫情扩散和冲击始料未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十分费周折的,按照原定计划,报告起草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但是没有想到疫情发生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原有的目标部署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原来的报告相比,这次的报告相当于一个全新的版本,相当于起草了两次。”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刘日红说。

直面挑战,传递信心,民生导向,在刘日红看来,这是本次报告带有的鲜明特点,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最大限度体现务实,最大限度体现实干。

总理作报告时的语速变化也体现出了这一倾向。在1个小时的报告中,有些篇章的语速明显加快。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较突出,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一些领域腐败问题多发。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群众还有一些意见和建议应予重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总理并不讳言,但他强调,“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WechatIMG191

不纠结于经济增长指标 更加专注于六稳六保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研判形势,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李克强总理指出,需要说明的是,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要看到,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GDP的增长指标,客观上它的内容已经融化到财政、货币政策的指标当中。一方面疫情突如其来,经济指标要有可比性,今年一季度和以前是不具备可比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国经济,目前全球疫情客观上还在蔓延,全球经济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目前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指标,将使我们更加专注于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六保、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目标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六稳六保,整个思路非常清晰,目标很明确,显示出了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淡化经济增速目标,强化就业民生和脱贫攻坚,反映了我们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又不至于不切实际。要想实现就业目标和脱贫攻坚,还是要有一定经济增长的保证的,不是完全放弃经济增长目标,这是兼顾实际和可能。

王军分析称,就业实际上是‌‌经济增长的另一面。‌‌‌‌‌‌‌有增长才能够实现就业。‌‌所以说保就业实际上是是‌‌稳增长的另一个说法,只不过它‌‌不像增速目标那么冷冰冰的。在六保当中,保就业和保基层运作、保市场主体等等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交汇点。

2万亿直达地方 积极财政超预期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在王军看来,今年的财政政策是超出预期的,体现了更加积极有为的取向。“赤字率3.6%以上的安排,既有弹性又有空间。专项债规模也超过预期,3.76万亿元的规模,创历史新高。新增减税减负不仅没有降,还有所增加。在对地方财政支持上,更加注重精准,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地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避免跑冒滴漏。”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政府过紧日子是长期方针政策,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今年中央本级压减了非急需、非刚性的支出超50%,但对工资等刚性支出是给予保障的,机关正常运转是有保证的。铺张浪费的钱决不该花,没有绩效的钱也决不该花,花了还要依法依规问责。

千方百计稳就业 高职院校扩招翻番

从六保到六稳,民生依旧是重头戏。如何在特殊时期完成就业指标,稳定民生?

“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李克强表示。

财富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伍超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规定缓缴,而不是不要缴纳,能最大限度保护就业人员福利,既为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提供了备选,又稳定了可支配收入,有助于消费增长。

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力军,也被重点关注。李克强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目前的困难是社会工作岗位总需求不足。”全国政协委员、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坦言。他建议,出台政策,结合新冠肺炎病毒防御设置毕业生社区和基层公益岗位,“让更多大学毕业生进社区下基层,可每个月提供津贴”。

培训是提高就业的又一路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而在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的数量为100万人,也就意味着今年高职院校扩招规模将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

此外,社保做为民生基石更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常客。李克强指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同时,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日前,人社部发文上调了2020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上调幅度为5%,实现了16连涨。

前期出台减税政策延至年底 预计新增减负超2.5万亿

疫情以来,市场主体承压严重,复工复产和稳企业保就业成为当务之急。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要求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中,这些政策得到进一步强化。今年将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同时,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CEI中国企业研究所秘书长唐大杰表示,这些部署以延长疫情纾困政策为主。“当前经济发展还有很大不确定性,针对企业的政策仍以注入流动性、增加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这是危机时期保经济主体的最主要手段。‘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这句话说出了政府决策的内在诉求。”

在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会长任壮看来,此次政策将惠及对象明确覆盖到个体工商户,力度前所未有,让广大市场经济主体稳了军心、强了信心。”不过,任壮提到下阶段落实尤为重要,以房租减免政策为例,建议社区统计,街道备案审核、按比例发放补助资金直接到承租人。

支持外贸企业稳岗 办好第三届进博会

对内扩大有效投资,挖潜内需。对外坚持扩大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外贸行业涉及1.8亿就业人口,是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冲击下,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相当重要。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着墨不少,再次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承压,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变。

政府工作报告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强调。首先在于促进外贸稳定。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的举措,强调要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货运能力。推进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积极扩大进口,发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开放不止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对此,报告明确,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其实,从去年以来,中国在稳外资方面实现了向好的发展局面,利用外资实现了正增长,”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指出,负面清单的内容一直在压减,在制造业方面已经非常少了。下一步,梁明认为,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可能会从服务业入手。

“的确,现在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也给我们造成了压力,六稳之中,稳外贸很关键。在现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封闭不是最好的方式,跟全球一起做大这个蛋糕才是较好的选择,”梁明坦言,扩大开放才能更好稳定国内经济。

北京商报记者 肖涌刚 常蕾 吕银玲 汤艺甜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