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美国新法案施压,百度否认“退市”,但中概股“风声鹤唳”

作者:魏蔚 网编:产经中心 2020-05-21

回归的理由有千万,都需要踩准节奏。5月21日晚间,“百度考虑从纳斯达克退市,并谋求在香港二度上市”的消息传出,但旋即被百度辟谣。

而在这背后,则是美国参议院对收紧外国上市公司审计政策相关法案的通过。受“瑞幸事件”影响,中概股内忧外患下的“风声鹤唳”没有丝毫减缓迹象,而在更长远维度,不只百度,京东、网易等公司也筹划赴港二次上市,上演资本市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火狐截图_2020-05-22T01-38-40.787Z

快速辟谣

针对市场传言,百度对北京商报记者回应:“谣传”。

不过,同日,在被问及如何看待近期美国收紧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监督审查的行为时,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我们确实很关注美国从政府层面在不断收紧对中概股公司的这种管制,我们内部也在不断研讨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当然包括比如在香港等地的二次上市。”

李彦宏表示,“我觉得根本的判断还是,如果是一个好的公司,上市的选择地其实是非常多的,并不局限于美国。所以我们没有那么担心美国政府的打压会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事实上,李彦宏所谈及的“美国收紧监督审查”是一则新法案的通过。据多家海外媒体消息,美国参议院在当地时间20日午间通过了《国外公司问责法案》,如果一家赴美上市公司因使用外国会计事务所而导致美国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不能对其具体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依据该法案,该企业需要证明自身不为外国政府所有或操纵。

根据该法案,如果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连续三年不能检查在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将禁止该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此表示,中资企业到美国上市,将来美国可能会设置更多障碍,也许会提高一系列标准或门槛,也许会提高IP门槛和标准,就是为难中资企业到美国去融资、到美国去挂牌上市。中资企业将来可能会因此改变战略,就是在股权融资上改变战略,寻找新通道。

利大于弊

近段时间,中概股遭遇连番打击,从被做空开始,瑞幸咖啡作假自爆后,已经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另一层面,京东、网易、百度都传出赴港二度上市传闻。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美国施压,瑞幸事件让中概股很被动,百度现金储备充足,从美股私有化没有什么不可能,更何况它现在市值不高,私有化比较划算。港股允许同股不同权模式,又有阿里这样的参考标的,百度退市后回归香港利大于弊”。

在董登新看来,“针对美国对中概股的打压,以及国内的注册制改革,港交所已经做了相应的、超群的这个部署,包括它的制度创新和重大改革。一方面是跟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竞争,另一方面也希望跟沪深交易所合作互补。 因此,我主张在美国挂牌的中概股,如果有条件的话,尽可能的回归港交所,或者是回归科创板和创业板,回归内地的科创板和创业板”。

过去数年,巨人网络、盛大游戏、奇虎360等公司接连从美股退市回到国内市场并获得了更高的市值肯定。

有例可循

事实上, “华尔街不懂中概股”已经是中国科技大佬炮轰已久的话题,从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到搜狐董事长张朝阳,质疑华尔街的声音不断。

不久前的4月中旬,搜狐完成对游戏子公司畅游的私有化,从美股退市。不过搜狐集团仍然有搜狐和搜狗两家在美上市公司。

张朝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搜狐不会私有化。“畅游私有化与最近中概股的风波没关系,畅游回归是畅游自身原因。畅游是否会在亚洲上市还在探讨。”

凡德投资总经理陈尊德也不太认同百度退市的可行性,参考当时100亿美元市值的360退市历程,他认为目前百度375亿美元市值,私有化操作很难,百度很有可能还是会走阿里的路子,采取两地上市模式。

无独有偶,另有业内人士也指出,作为市值仍在互联网前十序列的百度而言,此番传出退市与中概股风波并无太大关系。“毕竟百度已经在美股市场近15年,经历了种种考验。如果真的退市,还是自身发展和估值的原因”。

美股公开数据显示,在全面转型人工智能,并委任“硅谷大神”陆奇担任总裁的2017年至2018年,百度市值曾站上高位,离1000亿美元门槛近在咫尺。不过随着陆奇离职和业绩波动,百度市值一路下滑至如今的380亿美元上下。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公司规模价值大于利润。百度2019年营收仍然超过1074亿元,并且在搜索、无人驾驶等领域拥有领先位置。对比2019年营收3773亿元的腾讯,市值明显被低估。目前腾讯市值超过5300亿美元,同比例测算,百度估值也应该在1000亿美元以上。

数据显示,目前营收远低于百度的拼多多、网易、美团等公司,市值也已经反超百度。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图片来自百度官网)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