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360近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恶意程序、钓鱼网站、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网络诈骗等关键词对2020年一季度手机安全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显示,由于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教育、网络支付等大部分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利用疫情话题传播不法内容及实施诈骗的可乘之机。
报告显示,恶意程序是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应用程序。据报告显示,2020 年一季度,360 安全大脑共截获移动端新增恶意程序样本约 39.2 万个,恶意程序类型以资费消耗类为主,并呈现持续直线涨幅态势,可见移动端恶意程序“攻坚战”将再一次打响。
从地区上来看,遭受手机恶意程序攻击最多的地区为河南省,其次为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此外四川、安徽、浙江的恶意程序拦截量也名列前茅。
钓鱼网站是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以及页面内容,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手机如果误入钓鱼网站,除了可能导致重要个人信息的泄露外,还有可能使手机误装恶意程序,导致更大的损失。
综合PC端与手机端的数据看,2020年一季度,360安全大脑共为全国用户拦截钓鱼网站攻击约206.4亿次。其中,移动端拦截钓鱼网站类型主要为境外彩票,占比高达 71.9%;其次为假药(11.5%)、虚假购物(7.9%)、虚假中奖(3.2%)、金融证券(2.5%)、网站被黑(2.0%)等。
骚扰电话、垃圾短信一直是骚扰手机用户的社会毒瘤。2020年一季度,360安全大脑收获用户主动标记各类骚扰号码(包括 360 手机卫士自动检出的响一声电话)约 400.8 万个。
从骚扰电话标记类型中看,响一声以 67.3%的比例位居首位;其次为广告推销(9.9%)、骚扰电话(7.2%)、疑似欺诈(5.9%)、房产中介(3.9%)、保险理财(3.6%)、招聘猎头(1.9%)与诈骗电话(0.2%)。
移动短信从日常沟通发展至身份验证、支付校验的重要方式,出现了质的转变同时也成为传播不法信息的载体之一。2020年一季度,在 360 安全大脑的支撑下,360 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 34.4 亿条,垃圾短信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整体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垃圾短信的类型分布中广告推销短信最多,占比为 92.2%;其次为诈骗短信和违法短信。
报告显示,2020 年一季度 360 手机先赔共接到手机诈骗举报856 起,涉案总金额高达 340.2 万元,人均损失 8218 元。
在所有诈骗申请中,金融理财(30.2%)占比最高,其次是虚假兼职(15.9%)、赌博博彩(14.3%)、虚假购物(8.7%)、网游交易(8.7%)等。从涉案总金额来看,同样是金融理财类诈骗总金额最高,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