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首都演艺

延展IP业态 京城小剧场谋拓圈转型

出处:首都演艺周刊 作者: 郑蕊 伍碧怡 网编:王巍 2020-05-06

疫情防控期间,京城的小剧场也因停演未能与戏迷朋友见面。北京商报记者采访近10家小剧场后发现,小剧场当下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经营成本,但多数负责人均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演出排期遇到一定的阻碍,但是复工准备工作依旧继续,小剧场运营者们不仅更注重线上的社群运营,也在加快谋划其他拓展IP业态的生存之道,如做戏剧书店、戏剧咖啡店等公共空间化的尝试,同时打造更有标志性的衍生周边。

超千场演出停演

5月假期,北京商报记者实地调查并走访了近10家小剧场,发现以往在4、5月演出排期密集的小剧场,目前仍处在停演状态。而多位剧场经营者也向记者表示,在停工之前,剧场的平均上座率均达七成以上,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场演出受到影响,仍不知道何时能复演。

“小剧场的盈利主要就是依赖剧目演出,但是近两个月甚至往后两个月的演出我们都停掉了,目前还不能确定什么时候能够重新排期演出。据我所知,本来小剧场的剧目就不会特别多,主要还是知名的几家小剧场能够形成固定规模,所以对于知名度相对更低的小剧场,停演的状态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小剧场场地负责人陈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大中型剧场贡献56.4%票房,共演出6125场,观众规模达503.9万人次,票房收入为9.84亿元;小剧场演出则依旧活跃,66家小剧场共演出8096场,占全年演出场次的35.5%,票房收入则达1.55亿元,同比上涨7.1%,年演出场次超100场的小剧场数量达28家。业内人士表示,初步估算,截至目前,停演的4个月内,受到影响的小剧场演出超过千场。

据陈先生介绍,随着复工的信号陆续响起,对于小剧场复演的日子指日可待。在停演期间,运营者都在为排期筹划,随时等待着观众的到来。尽管场地未能迎接观众的来临,但工作人员都随时做好复工准备,通过线上的渠道与剧组沟通、与观众沟通,不落下运营的工作。如近一个月以来,蓬蒿剧场仍在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告知观众们关于第十一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 的相关进展。

面临成本高压

对于多数小剧场而言,在等待复工的过程中,场地、人员等成本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据了解,此前因排期演出而产生的排练场地,排演过程中音视频的制作、布景、灯光以及演员的服饰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很多前置开销因为停演无法及时收回成本。

“为了节约开支,我们也有想过要辞去一些员工来让人力资源成本方面有所下降,目前还是日均亏损上千元的状态。”运营独立小剧场的王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小剧场采取场地租赁的形式居多,停演间鲜少能够有租金减免,因此依旧需要背负巨额租金以及相关人员开销。此外,相声演员高晓攀在4月19日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名为《再见,交道口剧场》的长文,透露嘻哈包袱铺的一个小剧场交道口剧场已关闭。

即便是在京城中备受关注的蓬蒿剧场也受到资金方面的困扰。据北京商报记者此前的了解,蓬蒿剧场自成立伊始日均亏损3000多元、年均亏损120万元,十年来累计亏损1000多万元。2016年,蓬蒿剧场创始人王翔为保住演出场地,以全部资产和三个牙科诊所作为抵押,首付1000万元买下了剧场场地,但剩余的场地费也让蓬蒿剧场背上了巨额的债务。

在演出行业分析师黎新宇看来,相比大中型剧场,小剧场在资金方面会面对更多的困难,对于本来就无法达到收支平衡的小剧场来说,停演过久的确是雪上加霜。但是,多年来北京市内的小剧场发展一直都处在过剩和短缺并存的状态,目前的情况对于小剧场经营者是难题也是机遇,能不能借此找到多元化的生存之道,通过其他方式拓展业态生存下来将会是小剧场经营者的新考题。

谋划加速转型

停工以来,更多大中型剧场都开始启动线上演出,以微信、抖音、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形式为观众带来新创作。王涛认为,对于小剧场经营者来说,去尝试拥抱新形式也是一个机会。随着技术的提升,观众的观演感提升有更大的可能性,疫情停工则让更多人去关注线上线下演出的对比,“线上的演出绝对不可能会替代线下演出的观演感,但小剧场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利用线上的社群运营为品牌造势,吸纳更多新的观众,对于未来复工后的上座率也会有所帮助”。

而观众王女士表示,她对于小剧场的剧目期待向来更胜于大中型剧场,她希望小剧场能够以内容突围取胜,“小剧场会有更多先锋创作型的剧目演出,比起大中型的剧场,它可以给戏剧人以及戏剧爱好者更多灵感碰撞的机会,所以我们观众更希望小剧场在转型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最初的特点”。

近一年以来,无论是大中型剧场还是小剧场,均在优化自身的运营模式,以谋求更大的发展,如长安大戏院根据节日、节令等打造专属演出品牌,建立剧场特色;保利剧院则开拓国际化合作,先后与英国大使剧院集团、美国布使诺艺术中心等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而在小剧场方面,越来越多的小剧场选择在商业中心或商业综合体中入驻,既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也能将商业体的客流融汇为自身的发展潜力。

除了更费心思考虑小剧场的选址地点外,更多小剧场经营者也开始关注立足于小剧场本身的IP衍生变现之道。“我走访了国内外很多独立小剧场,对于小剧场的经营思路有了更多想法,就是不光是做戏剧演出的场地,而是将其品牌化,承载更多的艺术属性。在我的小剧场未来规划中,我可能也会参考国内外的IP衍生模式,比如做戏剧书店、戏剧咖啡店等公共空间化的尝试,同时打造更有标志性的衍生周边。”王涛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 伍碧怡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