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李濛)4月26日,太平鸟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称,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75.59万元,同比减少89.89%;营业收入13.83亿元,同比减少16.66%。其中线上销售同比增长16.3%,太平鸟在财报中称,电商的稳健增长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线下门店无法正常营业带来的销售损失。
其中,太平鸟服装运营业务营收为13.67亿元,同比下滑16.79%,服装制造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798.17万元,同比增长107.35%。公告称,服饰制造及其他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子公司宁波太平鸟服装制造有限公司承接了政府防疫口罩的生产任务。
针对业绩下滑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对太平鸟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但是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太平鸟在一季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太平鸟为应对疫情,重点突破社交零售,强化数据运营能力,降低了疫情影响,共实现零售额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期末库存有效控制,较去年年末降低11.39%,较去年同期增加3.44%。
在一季度中,太平鸟也和很多服装品牌一样,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KOL、KOC、小程序直播等方式发展了社交零售。数据显示,太平鸟线下销售渠道营收8.37亿元,同比下滑29.48%,线上销售渠道营收5.3亿元,同比增长16.3%。
太平鸟在一季报中称,新开直营店24家、加盟店53家,关闭直营店38家、加盟店88家,净关闭49家。截至报告期末,太平鸟的线下门店数量为4447家,其中直营店1619家、加盟店2825家、联营店3家。其中,直营店营收同比下滑18.16%,加盟店营收同比下滑60.72%,联营店营收同比下滑91.23%。
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认为,太平鸟主流收益依然来自线下。在线下消费端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的前提下,众多国内外品牌纷涌线上电商业务,但毕竟线上流量有限,虽然太平鸟相比竞争品牌而言,线上业务有了一定增长,但和庞大线下收益占比去比较,差距依然很大,企图依靠线上业务弥补线下损失并不现实。
对于未来的发展,太平鸟在一季报中称,将继续围绕整体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抢占社交零售新阵地,持续提升时尚品牌影响、数据应用、全渠道零售等关键能力,布局增长新曲线,打造高战斗力的反脆弱组织。
对此,程伟雄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疫情冲击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考验。疫情前,太平鸟就在做整体的品牌转型,疫情冲击会加速太平鸟的转型步伐。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转型全渠道销售是目前符合发展趋势的选择,但是,服饰品牌生存的根基还是在设计研发和文化创意,否则即使转型全渠道销售也依然会走下坡路。
据悉,太平鸟是面向青年消费群体的中档休闲服饰品牌,旗下现拥有PEACEBIRD 太平鸟女装、PEACEBIRD 太平鸟男装、LEDIN 乐町女装、Mini Peace 童装、MATERIAL GIRL“物质女孩”女装、PETiT AVriL 贝甜童装、PEACEBIRD LIVIN’太平鸟巢家居等多个子品牌。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