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新基建不走老路

出处:政经 作者:陶凤 网编:王巍 2020-04-21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疫情期间,线上经济大放异彩,智能游戏、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板块持续火热,其他行业也在极端环境下开始酝酿数字化转型。激增的线上业务需求,对中国的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基建并非横空出世,却在短短几个月间迅速走红。基建概念、新基建概念股票在疫情期间多次逆势涨停。资本狂欢,有人担心会不会是一场玩概念画饼充饥的大戏。前车之鉴,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复制传统低效基建、重走强刺激的老路。

每当经济增长遇到困难,基建投资拉动总能成为重要之选。资本闻风而动、老基建过剩犹在眼前,对新基建的担忧和误解有情可原。当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基建必然要与后者的诉求不谋而合。这意味着新基建不能再走过去盲目投资的老路,也不会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发力点不在基建,而在“新”。新基建不是强刺激,更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它的定位不是狭义的拉动基建投资乃至整体投资,也不会是推动GDP增速快速反弹的抓手。新基建被寄予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厚望,但却不应该将此视为自身的重担。它应该贯彻新发展理念,采用新投资机制。

比起狂热成潮,新基建更需要“慢工出细活”。着眼于更为长期的、社会性的指标,满足于更超前的需求,并服务于更前沿的产业。此为基点,连接供给端和需求端,延伸出一条更长的经济动能转化带。

通过乘数效应,推动产业升级,带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再借由产业端传导消费端,繁荣新消费。例如,5G网络建设将有助于培育繁荣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带动5G手机等新消费的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将带动新能源汽车、5G手机等新消费的大幅增长。

既然谓新,新基建也应有新的建设者。资本和知识密布,再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拉动,既非最优选也不现实。相比于政府和国企,民营资本更有冲劲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容易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模式来支持自己的经营项目。放低一些新基建项目的准入门槛,政府制定好宏观规划,无论是有竞争力的民企还是有诉求的互联网公司,都可能成为更好更合适的建设者。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