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金融科技频道

疫情影响未超金融危机、调存款利率要充分评估 国务院发布会透露这些关键信息

作者:孟凡霞 马嫡 网编:孟凡霞 2020-04-03

“疫情影响目前未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将很快出台”、“调整存款基准利率要充分评估”、“切实防范内部人或大股东把银行当成‘提款机’”、“抓紧按程序再提前下达地方政府专项债”……4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和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有关情况,并对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微信图片_20200403125114

    疫情影响目前未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

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影响是否会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4月3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回应称,现在看还没有超过。

刘国强进一步指出,2月24日以来,各个国家的股市大约下跌了25%,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跌幅大约50%左右,50%是危机的标配,这次目前为止跌了25%。下一步怎么样,还会不会跌25%?这还不好说,现在对下一步比较明确的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表示,2020年全球经济可能会出现负增长,衰退程度可能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个说法相对比较明确,但是也用了一个词叫“可能”,所以很不确定。

他还表示,冲击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各个国家都出台了很大的对冲政策,另外在国际上各个国家也加大了疫情防控的力度,国际合作力度也在加大,所以对下一步还要密切跟踪、高度关注。

关于疫情对中国的影响会怎么样?对中国的影响怎么看?刘国强指出,一季度的数据现在还没有出来,出来以后,估计按常规的观点来看,比如按没有疫情的标准来衡量,数据肯定不会好看,但是也要看到,从边际变化,比如从3月份和2月份的比较看,3月份是明显的好转。“因此,我觉得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将继续展现极强的韧性,另外我们有丰富的工具和充足的政策空间稳定经济增长。“

绝不会让市场出现“钱荒”

面对疫情影响持续,央行下阶段会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刘国强表示,接下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具体来说有几个方面:

一是分阶段把握好政策的力度、重点和节奏。所谓分阶段,就是前期疫情防控阶段,后来是逐步复工复产,现在要进入一个全产业链的复工复产,整个经济都动起来。所以要根据不同阶段把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就是说,央行绝不会让市场出现“钱荒”,当然钱也不要“变毛”,要满足市场需求合理充裕,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的增速基本匹配并且略高一点。

二是继续用好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这两个政策都是已出台的,现在3000亿元、5000亿元还没有用完,当然要用得精准。

三是落实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新增的1万亿元,这也是再贷款再贴现。这1万亿元比前面的5000亿元覆盖面更广一些,这个政策也要加快推动实施,做到和前面的政策无缝衔接,不出现断档。

四是实施好定向降准,发挥好准备金工具的正向激励引导作用。

五是积极推进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强化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银行适当向实体经济让利,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行。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营造好的国际环境,与国际社会一起抗疫、一起稳定经济。

    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很快会出台

关于前期3000亿专项再贷款政策以及5000亿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落实进展,以及增加的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预测会何时发放的问题,刘国强介绍,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主要用于重点企业抗疫保供,比如生产医疗物资等等。截至3月30日,9家全国性银行和10个省市的地方法人银行,向5881家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贷款2289亿元,平均每户企业获得贷款不超过4000万元,加权平均利率是2.51%,财政部50%贴息以后,企业的实际融资利率约为1.26%。

此外,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重点支持有序复工复产。截至3月30日,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包含贴现2768亿元,支持的企业户数(含农户)是35.14万户。具体来说,涉农贷款是55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38%,普惠小微贷款155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41%,办理贴现66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08%。这几个利率都符合国务院不高于4.55%的要求。

就新增的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而言,央行考虑出发点是跟实体经济恢复情况进行衔接,另外和前期出台的3000亿元、5000亿元政策进行衔接,避免出现断档。“什么时候实施?我们现在就开始策划,5000亿元用完了就可以干,具体的政策很快就会出台。”

刘国强指出,政策的含义是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向中小银行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人民银行给中小银行再贷款成本和此前的5000亿元一样,还是2.5%低成本资金支持。这样可以降低中小银行的负债成本,中小银行的负债成本降低了,也相应提高了向中小微企业让利的空间。

据悉,3月31日,国务院部署超3万亿元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其中提出要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早前为了支持防疫保供,央行于1月31日设立了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此后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央行再于2月26日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

    调整存款基准利率要充分评估

随着LPR改革不断推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已经显现,市场人士认为,在贷款利率下行过程中,会导致银行利差压缩,一些银行呼吁降低存款基准利率。

“总的来说,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作为工具是可以用的,但是用这个工具要进行更加充分的评估。”刘国强在发布会上如是说。他表示,当前利率下行表面上看确实是银行的利差在缩小,但是央行也会采取很多措施,比如央行提供低成本的资金,保持市场合理充裕的流动性,这样银行从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同时,央行也在考虑加大对银行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中小银行的支持力度。存款利率是利率体系里的一个“压舱石”,当然作为一个工具是可以使用的,但这个工具比较特殊,是“压舱石”,所以实行起来要考虑得更多。比如物价的情况,现在CPI明显高于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存款利率是1.5%,CPI是5.3%,这个问题要考虑。另外也要考虑经济增长,还有内外平衡的因素,利率太低了,是不是货币贬值压力也会加大等等这些因素。特别是存款利率跟普通老百姓关系更加直接,如果让它负利率,这样也要充分评估、考虑老百姓的感受。

切实防范内部人或大股东把银行当成“提款机”

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市场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银保监会在中小银行深化改革、防范风险方面会采取哪些措施备受市场关注。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介绍,目前我国的中小银行数量有4000多家,资产总额占到整个银行体系的1/4,是整个国家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看,当前中小银行总体运行稳健,虽然国际上金融市场动荡经济有压力,不良资产略有上升,但现在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经营指标和监管的指标都处在合理的区间。

“最近银保监会开展了股权集中托管,对股权质押、变更和增资行为,严肃做出规定,切实防范内部人或者违法大股东,把银行金融机构当成‘提款机’,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周亮介绍称,近三年以来,银保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小银行的改革,防范金融风险,首先聚焦主责主业,坚决扭转中小银行偏离主业,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回归本源,深耕本地、下沉服务,特别是对异地经营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其次,完善公司治理,强化了三会一层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履职评估和问责机制。对一些履职不到位的,严肃追究责任。优化股权结构,严格把关股东资质,强化对股东特别是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式管理,规范股东的行为,依法整治违规占用银行资金,非法获取银行股权,股权代持,以及使用不正当手段操纵银行经营管理这种行为。

从接下来的举措来看,周亮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还会继续坚持和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化解风险,推动中小银行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当前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有一些中小银行历史上也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内控不完善、公司治理不到位,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对于这样少量的机构,我们还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行一策,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比如直接注资重组、同业收购合并、设立处置基金、设立过桥银行、引进新的战投等等,加快改革重组。我们也会充分评估处置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各种预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可能也会有“冒泡”的,但是我们有信心和底数,基本在我们掌握之中,不会出现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

预计约提前2.5个月完成既定专项债发行任务

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提出,要在前期已下达一部分今年专项债限额的基础上,抓紧按程序再提前下达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前下达限额,有利于加快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对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4月3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发布会上的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2900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08万亿元、占84%,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3%,预计约提前2.5个月完成既定发行任务。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使用的项目上的是8255亿元,占发行额的77%。

许宏才指出,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前下达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这一安排是综合2020年预算安排、地方实际项目建设需要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等因素确定的,近期财政部将抓紧履行相关程序后下达。

资金投向上,会继续重点用于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农林水利、生态环保项目、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七大领域;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和投资需求变化等适当优化投向,将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单独列出、重点支持;增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允许地方投向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职业教育、城市供热供气等市政设施项目。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流、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额度分配上,坚持“资金跟项目走”原则,对重点项目多、风险水平低的地区给予倾斜。同时,对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适当提高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比例,进一步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马嫡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