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前有网易入局后有妈妈网重启子产品,亲子相册凭什么这么火?

作者:魏蔚 网编:产经中心 2020-03-30

微信图片_20200330194413

3月30日,网易新上线的亲子相册App“网易亲时光”,进行了第一次升级。同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母婴社区妈妈网正筹备重启亲子相册类App“妈妈网亲子记”,妈妈网曾以母婴第一股登陆新三板,并在2014年上线“妈妈网亲子记”App,但已有一年未更新。妈妈网CEO杨刚向记者承认:“正在重新审视亲子相册产品。”

自2015年后,母婴社区的头部位置始终由几家老牌互联网企业把控,亲子相册市场却被后来者“亲宝宝”垄断。这次新老企业共同看中亲子相册,与云存储+亲子的用户高黏性,可补充母婴用户的高流失率有直接关系,借母婴切口向电商、教育类业务导流也是题中之义。

新老势力蠢蠢欲动

上线一周后,“网易亲时光”在相册打开速度、交互等细化上做了更新。3月29日,也就是“网易亲时光”升级的前一天,另一款亲子相册App“亲宝宝”也进行了版本更新,调整了首页的业务板块名称和归属。

之所以强调这两款产品,是因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网易亲时光”的对标产品是“亲宝宝”,而亲宝宝被公认为亲子相册市场第一,在母婴类App中日活用户位列前三。

与同类产品一样,“网易亲时光”以“私密、安全”为主要卖点,可邀请家人共同维护、分享宝宝照片和视频,且仅属于家人的私密分享。

目前“网易亲时光”首页只具有相册、动态和个人信息三项,由于尚处在初级状态,很难看出“网易亲时光”的产品差异性。业内人士甚至认为,“这款产品根本不符合网易水准”。

论知名度,“亲宝宝”和“网易亲时光 ”是目前亲子相册市场关注度最高的App。事实上,宝宝树、美柚、妈妈网等,几乎在线母婴行业能叫得上名的企业都有一款亲子相册产品。

上线六年的“妈妈网亲子记”就是其中之一,从功能上看,“妈妈网亲子记”与同类产品大同小异,但已一年多未更新。据知情人士透露,“妈妈网将重启亲子相册”。

北京商报记者就此向杨刚求证,他也并未遮掩:“有段时间我们放弃了亲子相册,但一直在关注这个市场。现在妈妈网在重新审视这个项目,想重新开始更新”。

用记录“黏住”用户

回忆当初放弃亲子相册的原因,杨刚提到两点,一是妈妈网当时的主战场是怀孕、育儿,二是因为市场中有可以解决记录需求的综合性产品,如QQ相册等,“这些产品很成熟了,用户到底需不需要一个更细分的产品,我们不确定。现在看来,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升级了,希望有一个独立的工具来做亲子记录”。

从链接的角度看,在线母婴社区本身就有大量记录需求的妈妈用户,将妈妈用户导入亲子相册并不是难事。

“我们有机会向用户宣传亲子相册,这是妈妈网天然的优势”,但杨刚也有苦恼,“能做宣传不是亲子相册成功的核心原因,我们之前没成功的原因还不知道”。

一般而言,母婴类用户的生命周期在一年半到两年,当妈妈用户具有一定的育儿经验后,就不再强烈依赖母婴类网站,网站则需要尽可能的将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亲子记录是伴随孩子成长的,记录的时间一定比孕育阶段要长。

这一点,杨刚十分认同,他给出的数据也更有细节。“我们发现,孕妇80%的需求是相同的,但是生产后一年的需求千人千面。作为母婴社区,就需要用技术手段挖掘他们精准的需求,并提供服务,比如电商、24小时问诊、取名等”。亲子相册与上述功能一样,都是黏住用户的手段之一。

一年1500万新流量

尽管从应用商店信息看,“妈妈网亲子记”未有更新迹象,但根据QuestMobile数据,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妈妈网亲子记”的月活跃用户规模一路增长至7300人,该数据在2019年2月只有约3000人左右。

不过客观来看,“妈妈网亲子记”和一直保持更新的亲子相册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头部互联网企业和母婴社区对亲子相册态度积极的原因,在于看到了亲宝宝走通了这条路”,比达分析师李锦清说。

近年来,亲宝宝从记录的基础上,推出了电商、早教等业务板块,这些都是商业化尝试,而网易严选和网易有道也可以提供同类服务。妈妈网近年来则不断从空间和业务两方面,维持自己的竞争力,比如进军海外和升级各类细分功能等。

在与亲宝宝创始人冯培华的数次交流中,他都将亲宝宝的秘诀归根于“产品力”,他以广告为例解释,“亲宝宝极少在用户进入宝宝空间时放广告,这影响了一部分广告营收,但是我们坚持”。

至于今年在线母婴行业为何暗潮汹涌,有老企业美柚上市进入倒计时、又有挑战者网易闯入。冯培华觉得“应该是个巧合,其实每年都会有几个新的亲子相册出来,有创业团队做的,也有大厂背景做到的,但是没有创新的重复没有价值”。

杨刚则认为这跟母婴行业的特点有关,“母婴行业跟O2O、垂直电商不同,它不算是个风口,但是在没有热点的时候是个好选择,因为每年都会有新流量,按2019年新生儿数量,2019年在线母婴行业有将近1500万新流量”。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图片来源: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