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上市公司频道

子公司失控 田中精机二度筹划出售远洋翔瑞55%股权

出处:上市公司频道 作者: 董亮 马换换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0-03-29

北京商报(记者 董亮 马换换)为了完善公司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产品线,田中精机(300461)曾在2016年底斥资3.91亿元收购了深圳市远洋翔瑞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洋翔瑞”)55%股权。但事与愿违,远洋翔瑞却成了田中精机业绩的“拖油瓶”,甚至成为公司2020年面临保壳危机的直接原因。在前次出售远洋翔瑞未果的情况下,田中精机3月29日晚间再度抛出出售方案,称对远洋翔瑞已经完全失去控制,拟将所持远洋翔瑞55%股权出售给公司股东,但作价仅1252万元。

3月29日晚间,田中精机披露的两则“关于控股子公司失去控制”、“关于签订相关资产出售框架协议”的公告引发了市场极大关注。田中精机表示,由于公司已失去对控股子公司远洋翔瑞及其全资子公司惠州沃尔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尔夫”)的控制,为解决公司内部争议,公司与公司股东竹田享司、钱承林、竹田周司、藤野康成签订相关资产出售的框架协议,拟出售所持有的远洋翔瑞55%股权。

据了解,此次的接盘方竹田享司、钱承林、竹田周司、藤野康成系田中精机现时前四大股东,上述四股东拟共同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交易对方按照协议约定的条件受让远洋翔瑞55%股权,标的股权的作价约为1252万元。

对于远洋翔瑞失控的事实,田中精机表示,为加强对远洋翔瑞及沃尔夫的管控,2019年11月19日,公司派工作组进驻远洋翔瑞及沃尔夫,但因远洋翔瑞和沃尔夫工作人员阻扰,导致管控工作受阻。并且,远洋翔瑞和沃尔夫未按要求配合2019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导致远洋翔瑞及沃尔夫2019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无法正常开展。鉴于上述事实,公司对远洋翔瑞及沃尔夫失去控制。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田中精机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未有人接听。

回溯田中精机历史公告,在上市仅一年之际,即2016年公司就开始筹划收购远洋翔瑞55%股权,之后在2016年11月该收购完成过户,作价3.91亿元。而沃尔夫作为远洋翔瑞的全资子公司,在收购完成后成为田中精机的控股孙公司。彼时,田中精机表示,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产品线,进一步增强公司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但剧情并未按田中精机的设想发展,在2018年远洋翔瑞就未完成业绩承诺,导致田中精机计提商誉,并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当年亏损近9000万元,亏掉了上市以来的盈利之和。进入2019年,远洋翔瑞的境况更不乐观,大量应收账款逾期,诉讼频发,公司当年巨亏1.64亿元。受远洋翔瑞的拖累,田中精机2019年亏损加剧,预计报告期亏损1.71亿元-1.76亿元。连续两年亏损,这也意味着2020年系田中精机的关键保壳年。

实际上,在此之前,田中精机曾筹划过出售远洋翔瑞55%股权,但无奈告吹。

2019年10月田中精机披露称,拟向龚伦勇或其指定第三方出售远洋翔瑞55%股权,彼时交易作价为8000万元,远高于此次1252万元的出售价格。但筹划两月后,田中精机表示,最终未能与龚伦勇就交易方案中远洋翔瑞历史上的业绩补偿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决定终止重组。

股权关系显示,龚伦勇及其配偶彭君目前合计持有远洋翔瑞35.18%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互动平台上披露关于公司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等相关消息,田中精机近期在市场受到极大关注。但也因未客观、真实、准确地介绍相关产品的实际情况,田中精机及公司董事会秘书陈弢收到了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