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凤茹)作为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实生物“)相继在新三板、港股上市后,又向科创板发起冲击。排队半年后,君实生物将迎来IPO大考。根据安排,3月30日科创板上市委将审核君实生物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君实生物能否成为“三+H+A”的公司,答案揭晓在即。
据上交所官网信息,2019年9月26日上交所正式受理君实生物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一个月后,君实生物进入问询阶段。冲击科创板的过程中,君实生物共被上交所问询过两次。同时,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期间君实生物有过两次中止的情形。如今,君实生物将正式迎来终极大考。
上会稿显示,君实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自其前身君实有限2012年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君实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93.91万元、5449.98万元、292.76万元及77508.92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532.19万元、-31734.35万元、-72291.54万元、-74741.78万元。由于报告期内尚未实现盈利,君实生物选用了第五套上市标准。此外,君实生物预计2020年1-3月可实现营业收入为1.5亿元至2亿元,对应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10.24万元至-19846.36万元。
冲击科创板之前,君实生物已有在资本市场布局的经验。君实生物曾于2015年8月13日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12月24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港股首家“三+H”上市的企业。而筹划多地上市的背后,君实生物对资金的渴求也凸显。
上会稿显示,君实生物拟本次公开发行不超过8713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拟合计募资额27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君实生物科技产业化临港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自在新三板挂牌后,君实生物有过多次融资计划。诸如2016年6月、8月分别募集资金3060万元、3.68亿元。2018年2月,君实生物通过定向增发募资近3亿元。2018年12月,君实生物在港上市,彼时融资近30亿港元。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以及目前的研发进度和未来计划,君实生物预计未来三年的资金需求达45.3亿元,其中研发投入(包括合作项目)资金需求约40.3亿元。君实生物也坦言,公司目前尚未盈利,尚不具备不依靠外部融资独立积累充沛的资金的能力,是否能够按时获得足够融资将对公司持续开展相关业务具有一定影响。
除了资金压力外,君实生物的核心产品均面临国际和国内药企的竞争。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君实生物仅有1项产品JS001(特瑞普利单抗,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销售,获批适应症为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其余产品尚处于NDA审批阶段、药物研发阶段。截至2020年1月31日,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共有7款抗PD-1单抗产品获批,其中6款于中国获批。从已获批适应症来看,百时美施贵宝的欧迪沃、默沙东的可瑞达和恒瑞医药的艾瑞卡均已获批超过一项适应症,且已涉足肺癌、肝癌等患者基数较大的适应症类型,而君实生物的产品目前已获批适应症患病率低,对应市场规模较小。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曾致电君实生物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对方电话未有人接听。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