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不惧爆仓 生鲜“当日达”井喷

出处:特刊 作者:赵述评 何倩 网编:段跃 2020-03-09

疫情持续,一日三餐刚需之下,生鲜电商从未像当前这样集聚着全国消费者的目光。21点,人们准备休息的时刻,正是生鲜电商前置仓灯火通明的前奏。上千吨食材录入仓库,黄瓜、西蓝花等一个个小图标被点亮。

为了缓解疫情隔离期间的订单暴增和人力紧缺,生鲜电商的供应链系统备受挑战。疏通产地供给、借助智能仓储系统、联合餐企共享员工……各个平台竞相补足链条短板的最终愿景只有一个,就是尽快将食材送到消费者手中。

20200310T16s001

从凌晨5点开始  

上午9-10点,这一时间段是每日优鲜400平方米的北京望京仓一天中最重要的时段,第一波早高峰订单占全天订单量的30%-40%左右。望京仓一般9点开始配送。站长刘国峰和员工将到店时间提前到了7点,在“多”出来的2个小时内提前打单、拣货、打包。

“最忙的时候,很多下了夜班的同事第二天凌晨5点多就来到店里继续接力,分担第一波订单高峰。”刘国峰今年本打算去女友家过年,收到另一位店长发来的紧急求援后,他立刻提前返京。

据刘国峰介绍,目前望京仓平均每天的订单量在1200-1600单左右,最高峰能达到2000单。而对于公司在全国一个单仓来说,订单高峰能达到每日2000-3000单。

“尽管现在我们的供应很全面了,但是消费者已经养成了半夜抢菜的习惯。他们认为半夜是商家的进货时间,菜品一定是全的,而白天会出现短缺的情况。”刘国峰说道。每日优鲜的蔬菜供给已从500吨恢复到1500吨。然而,消费者半夜下单的习惯让本应该出现在10点的配送高峰前置到了9点,刘国峰的上班时间也随之提前。

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望京仓将校准库位、上架、拣货、打包等流程也进行了调整。人手最紧缺的时候,即使下了早班,刘国峰也会留下来和夜班仓管员一起拣货。他对近半个月的备战状态记忆犹新:“有时候来不及回家,晚上处理完工作就找个离店附近的地方倒头就睡。”

“订单压力其实很大,一直咬着牙坚持。”刘国峰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是12个小时打底,工作13、14个小时是常态。“蔬菜、水果的消耗量最大,其次是副食、米面油,骑手配送压力很大,有家店里有位员工的腿摔伤了,但还是坚持上班。”

和以往相比,疫情期间望京仓的补货量达到了原来的1.5倍,客单价也从平均80多元上升到120多元。

晚间爆仓 白天爆单  

面对每天攀升的订单,前置仓的压力不言而喻。于是,人力与智能系统上演了一场接力赛。

出于物业要求,每日优鲜三元桥店暂停营业,附近的亮马桥店临时承担了两个区域的所有货物和订单。然而员工数量和店内面积有限,晚上爆仓、白天爆单。接到上级指示,刘国峰立刻和员工前去分担仓库多出来的货物,部分骑手也帮忙进行配送。

“在这个紧要关头,多亏有这个扫描枪技术,才能在一家陌生的店里迅速进行分拣工作。”刘国峰说道。在前置仓中,带着字母和数字的标签精准记录着仓里每一款商品的坐标,最高频次购买的商品、购买频次一般的商品和长尾商品都有着自己的“专属”位置。

前来帮忙的员工们则拿着一个PDA仪器扫一扫订单,库位系统自动呈现商品所在的方位。库位系统又和拣货动线彼此相通,面单上货品前后的排列顺序,就是商品在拣货动线上的顺序,员工照着面单“按图索骥”。

在配送环节,智能派送系统会规划配送员的配送方向。配送员一次性从某组货架上拿好几单货,启动对一个区域订单的统一配送。此外,系统会根据出库时间预估到达时间,规划路径,并向骑手实时传送仓内订单压力数据。

智能系统虽然提供便捷,但人力与设备也得跟上才行。一些骑手从原来的电瓶车换成了三轮车,车厢内大概能装下20多包生鲜食材,车顶上也能盛载一些货物。望京仓的8名拣货员依然能达到一天200多单的人均时效,90%的订单能实现2个小时内送达。

供需缺口下新模式发芽  

21点,生鲜电商的夜班仓管员开始抓紧录入新的一批生鲜食材,而3公里内的另一端,消费者正在翻看不同的生鲜应用,考虑第二天吃什么。

曾有一次,在人手吃紧的情况下,望京仓一些订单没能迅速履约,一位用户打电话到店里问刘国峰,“我家已经快没菜吃了,我只能靠着你们了”。

“我当时感触很深,不想辜负顾客的信赖,要尽我所能去保证履约。”刘国峰说,“虽然很累,但每个人都是很有劲儿的。”目前,已经有一些来自餐企的员工也加入到望京仓中。

特殊时期里,人力紧缺的生鲜电商从各行各业招揽着人手。盒马鲜生与餐饮企业共享员工;西贝等餐企员工加入生鲜电商补足人力缺口。

填充人力的同时,生鲜玩家也在绞尽脑汁化解小区封闭式管理对到店自提、上门到家模式的冲击。为了能在一个区域配送更多订单,一时间,社区拼团成为众多玩家的运行策略。

“疫情加快了线上买菜的市场教育,部分用户会开始接受这类消费方式。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推进作用。”然而,电商分析师鲁振旺补充,疫情后会有些用户流失,因此保证时效是生鲜电商加强用户留存率的一个方式。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则表示,对于疫情过后大批留存下来的用户,生鲜电商必须在生鲜之外建立新的利润来源点,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构建产品矩阵,从而把生鲜带来的顾客资产进行货币化,保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何倩/文并摄

微信截图_202003092123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