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版

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报换 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出处: 作者:胡晓钰 网编:齐琳 2020-01-1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胡晓钰)1月14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民进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商会副会长王报换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了北京市工商联《关于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提案》。

据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旗下机构数据显示,北京市注册企业中,名字包含“运河”字样的企业有5800余家,90%以上是民营企业,其中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相关的企业达1300多家。这些民营企业已成为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王报换指出,提案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大运河文化发展还不够成熟,市场的活跃度尚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缺乏资源整合的平台、运河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经费严重不足四个方面。提案中指明:“由于目前大运河文化发展多由政府出资,公益性的机构运营,经费来源十分有限。随着政府财政支出逐渐压缩,某些基层文化经费仅够维持人员工资和基本办公支出,急需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据王报换介绍,《关于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提案》的形成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研,其中也有参政议政智库单位的参与。提案建议具体涵盖四大方面: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社会资源。二是搭建资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文化品牌。四是发挥杠杆作用、引导民间资本。

在顶层设计方面,提案建议应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建议北京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牵头制定降低融资成本、营造公平环境、强化政策落实、加强权益保护、提供公共技术平台等方面具体措施,加强对民营企业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扶持和鼓励,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热情。

在搭建资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方面,提案建议专门搭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平台,为参与大运河文化产业领域的企业,提供信息互通、跨界跨行业资源整合的服务和引导。通过大数据平台,系统梳理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文化项目库、产品库、非遗资源库、企业库、人才库等,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数据共享、交换与公开。

王报换指出,在发挥杠杆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方面,提案建议设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资金,也可从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拨出专款,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聘用资深专家和设计开发团队,开发高品质的大运河文化产品和项目。发挥杠杆作用,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传承的工作格局。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