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上市公司频道

夯实上市公司质量 上交所紧盯年末突击交易

作者:高萍 网编:董亮 2019-12-06

北京商报讯(记者 高萍)临近年末,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突击交易予以重点关注。12月6日晚间,上交所发文称,夯实上市公司质量,紧盯年末突击交易。

上交所表示,近期,证监会专门发布行动计划,对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了全面部署。上交所将以此为主线,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引导上市公司专注主业,扎实经营,提高质量。近期,针对年末上市公司突击交易有所增加的情况,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重点开展了相应监管工作,旨在去伪存真,夯实上市公司质量,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

据介绍,年末突击交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保壳交易,通过资产交易、调整会计处理等方式试图避免退市,另一类是资金套现交易,以现金购买关联方资产为主要形式,涉嫌变相向关联方输送利益。这两类交易的目的不同、形式不一,但都具有年末突击实施的特征。就此,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开展相应的分类监管。对于缺乏商业实质,存在人为构造、操纵情形的,依法依规从严监管;对于资产定价公允,有益于公司主业长远发展的,适当给予空间,支持公司摆脱困境、强化主业。

上交所指出,以保壳为目的的交易,主要是试图“量身定制”,规避诸如净资产为负、净利润连续亏损、营业收入不足1000万元等退市风险情形。具体形式有通过土地、房产、股权等各类资产出售实现处置收益,购买子公司增加并表资产或利润,以资产投资入股确认重估收益,以及通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等。对于这类交易,主要需考虑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重点关注资产定价是否公允、交易对方是否存在潜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以及相应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准则要求等。

上交所进而表示,以资金套现为目的的交易,多数为关联交易,背后是“关键少数”涉嫌变相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主要特点是上市公司现金流出,以向控股股东等关联方购买资产为典型方式,同时也存在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向关联方增资、与关联方共同投资、向关联方出售优质资产等可能变相占用、利用、获取上市公司资源的方式。对于这类交易,核心是要关注交易的公平性、定价的公允性,关注是否存在不当输送利益的情形。这其中,既要关注资产的实际价值,也要关注控股股东是否存在资信问题和流动性困难,还要警惕非关联化的潜在关联交易。

对于突击交易,上交所在日常监管中,始终按照证监会的“三及时”要求,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尤其注重事中监管,避免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从实际情况看,对突击交易的监管工作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疑似保壳交易有20余单,疑似资金套现交易有10余单。在市场公开约束下,公司主动取消或调整了一些明显不当的突击交易。

上交所强调,做好监管、做深服务,根本目标还是要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上交所将继续按照证监会的部署要求,牢记监管姓监,把资本市场监管人民性的要求落在实处,持续引导上市公司及“关键少数”守规矩、走正道,推动公司聚焦主业、规范运作,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