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金融科技频道

网络互助迎新入局者 多方围猎背后四大难题仍待解

出处:金融科技频道 作者:孟凡霞 实习记者 刘四红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9-12-01

微信图片_20191201195028

继蚂蚁金服、苏宁、360等公司布局后,网络互助市场再迎来金融科技机构的新入局者。11月30日,玖富数科旗下玖互助上线,定位为网络互助计划信息集合平台,主要与车辆、健康等领域互助平台开展合作。有分析人士称,头部金融科技公司拥有大量用户,在监管从严和互联网红利渐失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各家的重要任务。未来,网络互助可能成为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标配产品。但是,在行业火爆的背后,如何完善监管、运作过程是否透明、如何完善理赔机制以及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四大难题仍然待解。

迎新入局者

11月30日,玖富数科集团旗下玖互助正式上线,据介绍,该平台是独立于商业保险和公益事业之外的网络互助计划平台。截至11月30日,会员人数达12.99万人,已分摊互助金额239.83万元,互助事件5898起。

与此前大部分互助计划不同的是,玖互助首先切入的是车辆领域。官方介绍,首期推出私家车刮蹭维修互助计划,新车购置家低于50万元、7座以下的非运营私家车,需9.9元可加入。加入后并激活计划的互助车辆,在互助计划有效期内,车身任意钣金件,因刮蹭、碰撞、外力、坠落或自然灾害引起钣金件及漆面损伤,可申请一次互助维修(喷漆+钣金整形)机会。玖互助将于每月 3 日在平台公示互助事件,会员在每月10 日支付分摊互助金。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该计划山东微联相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玖互助为信息展示和导流服务平台。

对于玖互助的性质,玖富数科集团回应称,互助是会员单方面赠予行为,不是保险产品。玖互助是一个独立运营的优选网络互助计划的信息集合平台,将与车辆、健康等领域的不同互助平台开展合作。各互助计划由实际运营方独立提供,玖互助用户可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加入。

运作过程是否透明?玖富数科集团称,针对《私家车刮蹭维修互助计划》,用户预充资金,将全部归集在持牌专业支付机构的中间户托管,资金不会进入互助计划运营方或玖互助的账户,实现了资金隔离和规范管理。在运营方面,该互助计划与其他互助平台一样实行案件公示制度,运营方每月定期对当期互助维修事件进行公示。对公示存疑的,重新进行案件调查定性,以确定是否为互助事件;公示无异议的,则由会员按照对应分摊金额履行会员分摊义务。

头部金融科技公司标配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继蚂蚁金服、京东、滴滴、苏宁、360金融、美团、百度之后,又一家公司布局网络互助领域。近几年来,网络互助计划从2016年的“高光时刻”,再至2017年的“大浪淘沙”,如今在巨头的助推下,再次点燃市场。

2018年10月,蚂蚁金服联合信美相互推出“相互保”,该产品称“0元加入,最高享受30万元保障”。10天内加入人数便达1000万,一个月超过2000万,截至目前,相互宝加入人数已超1亿人。

2019年,市场对网络互助计划的热情仍旧不减。2019年1月2日,滴滴上线“金融服务”频道,并推出“点滴相互”。目前,点滴相互页面显示,已有142.59万人参与;此后的2019年5月,苏宁也开始低调内测网络互助产品“宁互保”,称可为参与会员提供包括最高30万的抗癌互助金和最高10万的身故互助金。紧接着6月,360公司也发布“360互助”,切入领域同样为健康领域。11月15日,百度也悄然上线 “灯火互助”大病守护计划,面向出生30天到60周岁的用户,0元加入,该计划可添加家人,最高互助金为50万。

为何各大互联网公司对布局网络互助计划如此热衷?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保险大数据中心主任赵占波指出,目前,各大流量巨头都在寻找新的业务爆发点,主要是希望能够把巨大的海量客户资源变现,并搭建新的业务场景。如今,网络互助计划将绕开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降低客户的成本,这个符合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和偏好。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网络互助计划广受市场青睐,布局者已由此前的互联网公司转移至金融科技公司,对此,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指出,当前,头部金融科技公司拥有大量的用户,在用户运营上具有成熟经验,在监管从严和互联网红利渐失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各家的重要任务。网络互助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一种可能,一方面能够对现有用户进行分层转化,甚至可能吸引到新的客群,提升用户黏性,另一方有利于对未来保险等业务的开拓。因此,未来,网络互助也可能成为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标配产品,但其对盈利的支持还需观察。

四大难题待解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公司布局网络互助计划尽管先天优势明显,但仍有一系列问题不可忽视。北京商报记者从多方人士处了解到,网络互助计划目前并未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约束,风险不可忽视。此外,网络互助计划也面临着运作过程是否透明、网络互助理赔机制仍待完善,以及如何寻找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等多个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直言,行业爆发式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如现有网络互助计划经营主体并没有获得牌照并纳入保险监管或民政管理范畴,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也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平台运营,赵占波同样指出,当前,网络互助计划在大大降低用户成本的同时,如何保证运作过程是否透明、中间平台收取管理费用途是否透明、参与者是否会存在逆向选择行为、网络互助理赔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风险点,引业内关注。

谈及加入门槛及理赔机制方面,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则称,互助计划应用互联网技术后,在落地过程中有所创新,监管应该慎重看待。网络互助计划需要专业化的运作及完善的法律文件约束。此前,市场上许多网络互助平台因风险控制不到位,参与门槛低,赔付审核不严密等问题,出现大量带病参与计划的成员,导致平台支付费用过多,健康人群参与意愿低的情况,最终使得平台难以持续运营下去。

对此,胡捷直言,“理赔风波频现,追根到底是其机制不完善、运作不成熟、规则细化不够的问题,保险业有几个大环节,包括产品设计与精算、市场营销、资金管理与投资、理赔服务等。目前很多‘外行’在介入这个行业,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在利用新技术的同时,很多方面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针对如何寻找可持续的盈利模式问题,赵占波则建议,网络互助计划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筛选出合格的用户,同时应利用大数据给用户更为全面精准的画像,防止客户逆向选择等道德风险的发生;此外,网络互助计划运营平台要切实履行承诺,做到公正透明,要跟用户保持密切沟通,持续对产品进行创新和升级,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尹振涛则进一步提出,引导网络互助健康发展,可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规范。第一,建议银保监会、民政部等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互助计划的研究,确定其业务主管部门,通过业务产品备案等方式,避免监管真空。第二,建议业务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网络互助计划的监管办法或实施细则,并指导组建行业自律组织。第三,确定网络互助平台的准入门槛,只允许具备相应能力的公司开展此类业务,避免再次出现“百团大战”。第四,在网络互助计划的基础上,通过监管沙盒等创新监管方式,探讨保险公司与网络互助平台如何进行合作,叠加成熟的保险机制促进网络互助的规范发展。第五,引导网络互助平台进一步迭代产品设计,在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商业模式上的可持续发展。第六,鼓励其他单位或机构参与或共建网络互助计划,更大的发挥网络互助对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刘四红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