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周鸿祎谈5G安全:所有网络攻击都可能变成物理伤害

作者:魏蔚 网编:产经中心 2019-11-21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11月21日,首届世界5G大会开幕,这也是5G商用落地21天后,中国5G产业迎来的首次集体誓师。作为网络安全企业,360携网络安全大脑亮相,为5G时代的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护航。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受邀发表“5G时代的安全挑战与应对”主题演讲。

“我们发现过4G的第一个漏洞,但4G这几年一共也就曝出了30个漏洞,5G目前还没有发现太明显的漏洞,但谈5G安全不能孤立来看,要有整体思维。”周鸿祎坦言5G技术本身相比4G更安全,但要用整体的眼光看5G带来的安全挑战。

周鸿祎进一步解释,如果只是把5G看成下电影速度变快了,无疑有失偏颇,5G实际上标志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大概应该有500到800亿,虚拟的网络空间和真实的物理世界连到了一起。

“未来通过5G网络和物联网,所有网络的攻击都可以变成物理的伤害,而且很多国家级背景的黑客、国家级的力量开始入场。”周鸿祎表示,越来越多的攻击已经不是仅仅影响用户的手机和电脑,而是直接攻击国家的基础设施、工业设备。

不同于小毛贼“明火执仗”的网络攻击,国家级的APT攻击大概都要经过长达几年的潜伏渗透,通过一个漫长的攻击链,最后潜伏到目标,在关键时刻瞬间致瘫。

如何应对5G时代的网络战问题?周鸿祎认为,首先要解决“看见”的问题,如果安全还是老三样:杀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对网络战几乎无效。如果对风险看不见,谈何防守,谈何阻断。

周鸿祎建议,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大数据来看。因为所有的网络攻击,最终都会在手机、电脑、物联网设备上留下痕迹。解决5G时代网络攻防问题的核心就是要依靠安全大数据,打造网络时代的雷达,使得像隐身飞机一样的网络攻击能够看见。

360一直在研发网络战时代的雷达——360安全大脑,核心就是安全大数据,然后通过AI驱动的知识库,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发掘异常行为,实现“看见”的能力,最后依靠安全专家实时分析、溯源乃至阻断攻击。在实战中,360安全大脑也已经发现了针对中国的40个境外APT组织。

周鸿祎呼吁,真正解决5G时代的安全威胁,靠360一家公司是不够的。360愿意把安全大脑技术分享出来,和政府部委、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业一起在全国共建分布式雷达,为5G时代的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护航。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