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典藏艺术频道

2.0585亿元成交,潘天寿《初晴》领衔大观之夜

作者:徐磊 网编:肖玮 2019-11-19

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徐磊)11月18日,中国嘉德2019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在嘉德艺术中心举槌,全场总成交6.6145亿元,成交率为74%,7件拍品突破千万元大关。

值得关注的是,潘天寿46平尺巨制《初晴》以2.0585亿元成交,成为继《无限风光》(2.875亿元)、《鹰石山花图》(2.79亿元)之后艺术家拍卖市场第三高价。据悉,这幅作品为上海宝龙集团竞得。除此之外,潘天寿还有7件作品上拍,最终全部成交,能够看出潘天寿板块的市场坚挺。

2

中国嘉德中国近现代书画及当代书画总经理戴维表示,这幅《初晴》是潘天寿先生的一幅殿堂级巨制,在潘老的画中,野花野草等常规景致里却充满着生机勃勃的力量与刚正之气,在这幅画面之前,有一种被作品所吸引、吞没、震撼的感觉,这就是潘老的力量,他正是以雄强的粗手和笔墨的力量不断振兴着当时的传统画学。

“一石一花尽奇绝,天台何日续行踪。料知百丈岩前水,更润百丈岩前松。”这是潘天寿1958年为这幅高1.4米,宽3.64米的《初晴》所做的题跋。自1958年开始,潘天寿频繁地将天台山纳入其创作中,从《初晴》之后,创作了《记写百丈岩古松》(1959年作)、《初晴》(1960年作)、《长春》(1961年作)、《雨霁》(1962作)等等一系列巨幅创作,这些构成了潘天寿艺术盛期的重要创作序列,学者们称其为“变体画”序列。

在业内专家看来,在这个“变体画”创作序列中,潘天寿成功探讨并实践了文人画的传统意义与新时代文化语境求同存异的破题之法,而《初晴》更由于其大开大合的非凡气度,成为潘天寿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