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典藏艺术频道

小隋说画丨学习艺术史论对创作大有裨益

作者:隋永刚 网编:肖玮 2019-11-02

当代画坛有一种习以为常又值得思考的现象,只要提及美术史,很多人便认为那是艺术史论家所做的工作,与美术创作关系很小,艺术创作者只要把创作技巧、创作形式搞好就行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不少,包括在很多学院派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史也是抱着一种简单、应试的态度,着眼点在于考出的成绩要及格,很少有人将其放在一定的高度去重视它。事实上,从一些书画家以后的创作成就来看,忽视美术史论的学习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在艺术上的发展空间和高度。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这个主观和客观交织的环境中生存,必然有其生存的法则,这些法则便是客观的规律,其中有些是易懂的,有些是深奥的,但都是古人智慧的总结。我们常常听老人讲道,“做个明白人”、“先做人,后做事”……这话看似简简单单,平素朴实,其中蕴藏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中国社会及家庭的秩序,这是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道”的理解和解读。“道”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老子所著述的《道德经》,作为东方哲人的代表,老子的这部洋洋洒洒的五千字真言,参尽天地玄机,说透人世百态,是一部在国内外都有着重要影响的哲学著作。

“道”为何在国人的概念中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深入地思索一下,便会得出一些浅显的感悟。道是思想,是理论,是自然界一切规律的总称,它对于每一个行业都是适用的,包括美术创作。

美术的“道”最直观呈现形态便是以文字的形式隐藏于画论、画理之中,它是由每个时代最为杰出的艺术家创造、编写出来的。这些历经百年、千年的经典著述,有着巨大的、可深挖的、可研究的观点及信息。其中,六朝时期的理论著述最为丰富、最为重要,诸如顾恺之的《论画》、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姚最的《续画品》,最具中国书画艺术审美特性的“传神论”、“六法论”、“骨法”、“气韵”等观点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此外,明代董其昌的“南北论”,清代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以及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艺术家阐释艺术见解的专著,在画坛都是很有分量。这些论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有老的解读,又有新的观点,是传统书画审美最为重要的品评标准,引导着中国书画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美术史上留下的经典画论、专著浓缩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这些撰述者有着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境遇,他们或出家,或入仕,或归隐,或半仕半隐,但身上都有着超出平常人的天赋与才情,是杰出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代表,均为可以引领时代风向的大思想家、大艺术家。他们对于艺术、人文、自然、哲学、周易、宗教有着独到的见解,善于发现自然界一切事物与艺术的内在联系,并把这种联系用美妙、生动的文字记录下来,结合他们的艺术实践,转换成千年不易的艺术理论。这些具有客观规律属性的史论观点,有着持久、永恒的生命力,是艺术家遵循一生的学问。

当代艺术创作者深入学习美术史,可以厘清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和对中国画创作语言更好地解读,比如创作中常常提及的“骨法用笔”、“随类赋彩”、“传移模写”、“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屋漏痕”等观点,如果你没有将其放置于作者所处的人文及自然环境之下,你便不能够深入地了解这些词汇是如何产生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学习美术史、研究画论,你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家室、信仰、社会地位、交友情况及作品的师承体系、创作背景。当所有的这些工作熟稔于心之后,你所面对、学习、临摹的作品一定是鲜活的,是可以与古人对话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日积月累的学习在无形中必然会提升自身的艺术、人文修养,当这些学识开始注入到你的创作的时候,作品的格调、品位自然会跟其他人拉开距离。另外,读书本身便是学习的过程,通过阅读,你可以沉淀自我,开阔眼界,去除画面的燥气,增加静气、书生气。说到底,画面的内容最终都是创作者思想和修养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画坛一些有成就的书画家到了一定境界之后,开始着手撰写自己的艺术理论著作。著名彩墨山水画家杨延文在去世之前,便跟自己的弟子张志国说:艺术家能够留给后世的一个是作品,另一个就是美术理论著述。因此,在人生的最后一年,他在张志国的辅助下,将平生的所思、所想汇编成《杨延文谈艺录》,书中全面阐述了他的创作历程和艺术观点。这本书未来一定是研究其本人及彩墨山水艺术重要的参考资料。

可以说,正是由于理论与艺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才使得中国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从一定程度上讲,艺术理论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只有熟练地掌握好艺术史,你才可以在当代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不跟风,知道中国艺术的特点是什么,了解传统的精华是什么,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在史论这盏“明灯”的指引下,走好自己的艺术道路。

美术史论是研究一国美术发展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史料,研究史论对于那些有志于在艺术上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来说,必然是贯穿一生的学习课程。

隋永刚(作者为《中国艺术周刊主编)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