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日本诺奖“开挂”是怎么做到的

出处:政经 作者:韩哲 网编:王巍 2019-10-11

21世纪以来,日本拿下了19个诺奖,几乎一年一个,而且是含金量最高的自然科学奖。

这自然引发了国人的羡慕与好奇。见贤思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常,人们不自觉地将之归因于民族性和文化性,但这是倒果为因,因为日本成功了,所以去找日本民族的特质。严谨也好,勤奋也好,菊花与刀,只是皮相之论。

化繁为简,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虽然粗放,大抵没错。

诺奖反映的是历史贡献,而非当下的成就,一般有着几十年的时滞。日本诺奖的井喷,得益于七八十年代经济社会繁荣以及随之而来的八九十年代科研经费暴涨。

日本经济战后开始起飞,经过五六十年代的“山寨”式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日本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整个70年代,日本研发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超过2%,并一路攀升,即便在日后的“失落20年”,研发经费占比仍维持在3%以上,不退而进。

另一方面,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比重也持续上扬。科教兴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伴随着经济发展,日本的科研投入和教育投入强度不断增大,人力资本红利厚积薄发。

当然,事物是辩证的,钱不是万能的,它需要与制度、市场、企业和高校产生化学反应。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才、技术积累到一定厚度,诺奖诞生就是大概率事件。区别只在于多少,化学反应显著,获奖人数就多。反之即少。

同样是日本,一边诺奖拿到手软,一边科教面临世代危机。原因无它,经济增速的持续逡巡,还是影响到了对科教的投入。量产诺奖的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近年来在全球大学排名上逐步下滑,日本高等教育不复当年盛况。政府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也一度跌至3%左右,低于中国。2018年,日本政府发布的《科学技术白皮书》明确指出,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正出现衰退。而研究资金、论文数量、引用次数均呈现下降,毫无疑问,将影响到日本几十年后的诺奖获得情况。

发展是硬道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GDP逼近百万亿人民币,使得研发经费和教育投入迅速大幅增加。

稍早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R&D经费达到19677.9亿元,增长11.8%,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速。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连续五年超过2%。自2013年,中国的R&D经费投入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的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也位居前列。

在这样的投入之下,在雄厚国力的支撑下,中国已经步入科技大国的行列。只是,我国是科技大国却不是科技强国,诸如产学研碎片化、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钱学森之问等等,都是中国需要着力解决的事情。

可以确定的是,十几年后,中国也将获得更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不确定的是能否井喷,这取决于上述所说的化学反应。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