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王府井:消费升级在路上

出处:商经 作者:王晓然 网编:尹文武 2019-09-17

31城市之美,美在日新月异。我们精心节选了12个地标和街区,以此见证北京经济转型的经典瞬间,透过社情民意、风土人情、产业沉浮、资源调配、环境治理发现城市之美。我们梳理其中的关键历史片段、企业故事,反映时代的变化和进化,并探寻引领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最终将大时代下一景一物的变迁、一人一事的沉浮发散、串联、聚合,描绘出北京70年来的发展图景。

C2019-09-17新闻3版01s001

作为最有希望与英国牛津街、美国第五大道等国际商街并驾齐驱的中国商业街,王府井大街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存在。如今,王府井大街仍是北京金街,客流量最高峰每天可达90万人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东方新天地、apm、王府中環等项目的引进,王府井大街的高端化特色逐渐形成。目前,王府井大街已经成为北京对外的一张商业名片,定位为“世界十大商街之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不长的街道,在见证着共和国繁荣、北京魅力焕发的同时,也书写着自己的崭新历史篇章。

32

百年金街辉煌

“1955年9月25日晚上,开业第一天的百货大楼结束营业后,光顾客挤丢的鞋就捡了两大箩筐……”这是60多年前王府井大街上的盛况。彼时,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王府井大街进行了整顿和改造,兴建了一些大型的商业设施,形成了以东安市场和王府井百货大楼为主体的繁华商业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百货大楼,王府井百货大楼吸引着全中国的目光。以它为中心,还有王府井新华书店、王府井儿童用品商店、王府井工美、四联美发、中国照相馆、永仁堂中药铺、美大洗染店等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店,分布在几百米长的大街上,陪伴了几代人成长,也共同组成属于那个物质不那么丰富年代的商业繁华顶峰。

当时的老北京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您哪儿也别去了”。王府井集团前董事长、王府井商会会长刘冰回忆道,当时百货大楼里完全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要买鞋、毛线、床单、尼龙衫等商品,样样都得排队。“1985年有一次冰箱销售消息一发布后,排队的顾客从头一天晚上8点钟就开始,从百货大楼一直排到了西华门那边,排一整夜的队,场面很壮观。”

客流大、商品全,过去的王府井大街毫无疑问是整个北京城的商业最中心,乃至外埠来京办事出差的人员,王府井也是必须“打卡”的地点。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王府井大街就已经集中了全北京城最高档的洋行、商场、电影院和舞厅。迎来送往的不仅是北京本地人,还有中外游客穿梭其间以及中外国家领导人、大富豪。王府井就是北京的一张名片,既包容着古老的商业文明,汇聚着闻名天下的中华老字号,也吸收着各种时尚、前卫元素。

不过,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慢慢发生了变化。物质供应相对不再短缺,商业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王府井大街的优势不再突出,这条大街上的繁华与热闹气氛逐渐降温。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2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36469元,扣除价格因素,这个数字是197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0倍多。

伴随居民收入增高,消费热点也从百元级到百万元级跃进,顺应消费需求的升级转变,零售业态更是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全面发展。过去,居民购物基本通过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实现。现阶段,线上线下、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便利店、折扣店、奥特莱斯、城市商业综合体等零售业态越来越丰富。

人们买东西开始不再直奔王府井这一明确选择,北京市出现了更多分散在各个区域的商业中心。与此同时,大街定位不清、业态低端、服务设施不完善等痛点也使得王府井在百姓们心中的印象和地位发生转变。相关数据显示,王府井大街目前的日均客流量在25万-30万人次,与过去90万人次的高峰期相比已经下降很多。

高端商业破壳

新消费浪潮下,王府井开始求变。2008年奥运会前夕,王府井“第二商业集群”计划全面启动,掀起了一轮拆改和重建热潮。2007年一年就同期启动了总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的建设计划,涉及13个项目。2012年,在第三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上,王府井大街又提出五年内新增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并联手金宝街缔造国际化纯高端消费商街。

近十年来,王府井大街一直处在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不过要恢复往昔的繁华仍有一定距离。在2017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刘冰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言表示,北京应该有一条能代表国家水平的商业街,王府井大街跟国际上著名的商业街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南京新街口相比也开始落入下风。尽管地理位置优越,王府井却没有一个30亿元以上销售额的商场。

刘冰道出了王府井近几年面临的市场困境。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王府井吸引了大量游客群体,旅游客群占比一度高达75%。王府井大街的旅游属性渐渐大于商业属性,但是游客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游客消费的客单价通常不高,低端消费的情况比较严重,王府井大街留给人的也更多是低价、同质化的旅游产品一条街的印象。

2018年,北京市已经出台了《北京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用国际视野高水平谋划建设消费枢纽城市。2019年,北京还启动了实施“十百千”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工程,重点打造10条特色示范商业街区,培育100家连锁品牌企业,建设1000个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北京持续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枢纽城市这一议题,王府井商圈也被寄予新的使命。

提升档次,将王府井大街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商业街,成为王府井调整的主要方向。近年来王府井大街也重新规划了街区景观,引进了不少新业态。如2017年面世的王府中環,王府井百货大楼引进的约1万平方米的儿童体验式购物中心“哈姆雷斯”旗舰店,还有未来将引入的王府井“海港城”等,王府井国际化的高端商业生态正初具雏形。

国际商街养成记

从世界发展普遍情况来看,每一个国际大都市一般都至少会有1-2个高端商业聚集区。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到日本的银座大街等,让人一提到它的名字就能联想到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的悠久商业历史。不过目前来看,北京市除了东边区域的高端商业圈之外,其他的高端商业项目都比较分散。而王府井本身作为金街,一是具有文化特色,二是具有商业档次,伴随一系列硬件环境和业态结构的调整升级,或将成为北京下一个高端商业聚集地,吸引本地消费的同时,进一步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商街名片。

据刘冰透露,王府井商会已经针对王府井大街制定了三年短期、五年中期和十年长期的转型升级发展规划,计划将王府井升级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商业街。三年短期计划将引入国内外一线品牌,发展休闲、娱乐和儿童业态,丰富消费者体验。三年内,王府井大街硬件设施将得以改善,不符合王府井大街定位的低端产业也将被“拿掉”。未来,王府井地区将实现WiFi全覆盖,更精准地为顾客、游客提供服务。十年后,王府井大街现有的产权混乱状况将有望解决,王府井将变身为媲美国际十大著名商业街的一条崭新金街。

王府井建管办副主任吕绘表示,一条国际化的商业街在商业氛围以外更有文化、公益属性。王府井商业区的整体空间也将被“重塑”。具体来看,王府井商业街区将进行功能分区,以金十字为商业功能区,向南拓展打造高端商业商务区,向北打造文化艺术体验区,向东与金宝街联动打造高端商务区,向西承接故宫,打造文化旅游与文化生活示范区。利用逐步清退小散乱业态后的空间,打造顾客休息区和绿化景观,优化商街环境。同时引进高端特色项目,定期举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2019年王府井商圈将完成13项工作,包括步行街北延、277号院改造升级、重点片区立面综合提升、主街建筑夜景照明、制定业态指导目录、修订户外活动管理办法、静态停车治理等。

南起东长安街,北至灯市口,东接金鱼胡同,西连东安门大街的王府井大街正在努力续写“日进斗金”的往日繁华。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33

王府井商会会长刘冰:

王府井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刘冰的第一份工作就从王府井开启,从40年前的王府井百货大楼柜员,到现在的王府井商会会长,刘冰在王府井商街的成长中成长。作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承载区,百年金街王府井有了“世界十大商街之一”的新定位,也开启了更高水平的转型升级。

北京商报:能否请您回忆王府井商圈一路发展中令您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历史片段,分享一下心情和感悟。

刘冰:王府井大街有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货零售商店,也就是王府井百货大楼。我记得它在1955年9月25日开业,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在当时那个物资比较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能有一张印有百货大楼包装纸的东西送给亲朋好友都会非常珍贵,能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当时我从部队转业到百货大楼,在柜台工作,体会特别深的是,在百货大楼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队,皮鞋、尼龙衫等柜台外面都围上了铁杠子,防止消费者把柜台挤坏。

在物质短缺年代,百货大楼乃至整个王府井商街的盛况至今仍历历在目。王府井商街几十年的变迁中,盛极一时和亟待转型都曾经历。包括1996年、1997年开始的整体改造,首次引入购物中心业态,1999年改成步行街等。

北京商报:在当今北京新城市定位下,王府井商圈有怎样新的使命,为此将进行哪些调改行动?

刘冰:为了迎合消费升级的需求,也为了符合首都的四个功能定位,王府井一直处在转型变化当中,目前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意义也更加重大。首先,王府井要对标国际知名商业街,更具国际化影响力。另外,王府井应该是中国商业的一个窗口,也是首都的文化交流中心,同时要承载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使命,它要由过去单一的商业购物走向商文相结合的定位。

所以从2016年开始,我们也联合各界进一步开启了对王府井的转型升级,包括引入时尚潮流元素,激发消费新活力,汇聚国际品牌旗舰店、首店,提升综合吸引力。挖掘文化、艺术消费,传承历史基因等。另外,在环境、硬件整治上,在智能技术、新零售等方面也都有所行动。

北京商报:您认为王府井商圈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按照定位和规划,王府井商圈将来会是怎样的图景?您对它有怎样的期待?

刘冰:王府井本身具备丰厚的历史积淀以及商业基础,我们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把商户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共享和叠加效应。王府井分布着各类商业业态,也汇聚着几千个品牌,还有酒店资源、文化资源,现在这些资源都在各自为战,未来我们希望系统地把这些资源都整合起来,形成互动。最终使王府井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和窗口,代表首都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