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典藏艺术频道

韩雨对:为“四君子”题材注入当代审美和价值

作者:徐磊 网编:肖玮 2019-08-08

典藏2

北京商报讯(记者 徐磊)近日,“郁离者何”——陈聿东师生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本次活动由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学研究所、北京商报·典藏周刊联合主办,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展,也是东方艺术系30多年教学成果的系统呈现,更是对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

“郁离者何”是此次活动的主题,郁离,既是竹子的别称,也是文明的徵兆,在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举办这一活动可谓意义深远。“郁离者何, 淇澳清风。声气相投,不辍弦歌。相聚以文,如切如磋。”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陈聿东专门为此次展览题写的序言,已经对此次展览初衷及意义的完美诠释。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活动特别邀请陈聿东教授担纲学术主持,开创性地以展览和学术研讨两大形式聚焦艺术史重要议题,此次学术研讨会以全新的视角切入,针对目前艺术领域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发起了“百题叩问”的倡议,力求引领学术探索的新风气,从更多维度、更深层次进行思考和审视,未来将收录集结出版。

韩雨对,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她看来,四君子题材本身并无新旧,“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具有“永恒性”意义。在中国文化语境里有其独有的审美价值,文人、画者在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使其超越植物的物象本身而具有了意象意义,“托物言志”,借典抒情…也使得四君子题材在绘画作品的表现上程式化,符号化,使其在“相”上给今人“旧”的感受。然而,回归四君子题材本身,他们还具有视觉意义上的价值,图像上的价值,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在视觉化的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的都为这一题材注入了当下作者的选择——而这又是超越单纯视觉的,是可以让观者有新的体味的。“旧”题材,在当下有当下人新的理解新的表达和新的表现形式;亦,可追古人之程式化,在程式化中布置、玩味。

韩雨对认为,“传统”可以有“新”的表达,“创新”也可以借用传统的程式,选择创新或选择传统是由艺术家个人艺术价值观权衡所作出选择的。喜欢传统内容就研究传统坚持传统,意于创新就去探索尝试新的形式、手法。两者不是背离的,两者也无需彼此牵绊。从自身创作的角度来说,韩雨对最为关切的还是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如何将绘画语言与自己想要表达的对象相结合的问题。就像想要看懂京剧我们需要了解京剧中的程式化设置一样,四君子题材有古代文人在创作中沿袭强化的符号性的内容,赋予了人格化的比拟,两者是相依托的。从当下自身的创作角度看,物象其实是次要的,它是一个参考,绘画是“再造自然”,在模仿自然的基础上再创造,今天的艺术家选择再创作四君子题材,是建立在古人已创造的四君子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业已形成的符号之上的再创造,是“自然之上的自然”。画者最为主要的还是表达当下创作的心境,写画当时心,当时情,当时境,“借物写心”,“借”而不受其圄,在符号化的基础上再创作,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最大限度的摆脱物象支持,获得自由的启发。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