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晓钰)近日,海淀区又一文化地标——二河开21号艺术区即将落成。根据规划,落成后的二河开21号艺术区将包括美术馆、公共艺术广场、音乐空间、摄影基地、联合办公空间、青少年户外营地和公共绿地等功能设施,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艺术区已入驻包括互联网、教育、动漫、设计、科技、金融、青少年体育和中医科普等行业的多家公司企业。二河开21号艺术区计划在10月份正式开园,这也标志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将新增一处艺术产业基地。
据了解,艺术区坐落在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与北五环厢白旗桥交汇点西侧,与圆明园遗址公园北侧仅一墙之隔,总占地面积约250亩,绿化率达到90%以上。艺术区靠近北五环出入口、厢白旗公交站、圆明园东门公交站、地铁4号线圆明园站等,交通便利;与中关村软件园、东升科技园、上地产业区、启迪科技园、768创意产业园等比邻而居;同时周围分布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及附属中学、小学,产业资源、教育资源丰富。
据园区规划团队负责人,原1919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创始人陈涛介绍,未来二河开21号艺术区将秉承“城市艺术 生活”三位一体的创立初衷,依托地缘优势、政府支持及周边高校资源,坚持将艺术区建成连接艺术家群体与普通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生活方式参考的城市新景观,实现让艺术影响并服务更多人的生活的目的。
历史上,这里曾是圆明园故地,建国后该地块划归首农食品集团,先后作为养殖、会议、房地产开发等功用。从90年代末开始,二河开21号院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处存在违法建设出租、人口无序聚居、安全隐患突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诸多问题的超大型棚户区。
2017年,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市国资委、首农食品集团和海淀区委区政府三方经过协商,共同启动并完成了二河开21号院拆除腾退工作。2018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提出要“全面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数字创意主阵地”。
在海淀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总体方针之下,和其它软件园、科技园、产业园侧重科技、互联网、教育产业扶持不同,二河开21号艺术区更注重以“美术馆——公共艺术区——音乐空间”为载体进行艺术活动推广和艺术产业产品孵化,以更加偏向人文艺术的角色定位与其它产业园区优势互补,共同实现海淀区的区域功能配套和科技、教育、文化均衡发展。
按照规划,10月艺术区开园后将会举办首届二河开国际艺术节,包含艺术展览、演出、沙龙分享、创意市集等多个展演和互动的活动单元。并且二河开21号艺术区会致力将该艺术节品牌发展成为可持续的年度艺术盛会。
除此之外,二河开21号艺术区在未来将依托美术馆开展持续性的艺术家驻留、分享、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结合周围高校、社区环境具体情况,常态化地策划和举办可参与度较高的音乐演出、创意市集、联谊、音乐教育体验、自然教育体验等活动,使艺术区真正融入到社区和居民生活,丰富大众的生活内容,完整区域的功能配套,让二河开21号艺术区所代表的生活美学影响更多人,从而为海淀区乃至西山文化带贡献一个崭新的文化艺术地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