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典藏艺术频道

王鹏:新语境下“四君子”绘画发展空间何在

作者:徐磊 网编:肖玮 2019-08-05

典藏

北京商报讯(记者 徐磊)8月3日,“郁离者何”——陈聿东师生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本次活动由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学研究所、北京商报·典藏周刊联合主办,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展,也是东方艺术系30多年教学成果的系统呈现,更是对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

“郁离者何”是此次活动的主题,郁离,既是竹子的别称,也是文明的徵兆,在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举办这一活动可谓意义深远。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陈聿东教授担纲学术主持,开创性地以展览和学术研讨两大形式聚焦艺术史重要议题,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学术研讨会以全新的视角切入,针对目前艺术领域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发起了“百题叩问”的倡议规划,力求引领学术探索的新风气,未来将收录集结出版,从更多维度、更深层次进行思考和审视。

在研讨会上,参展画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鹏表示,“郁离者何”一方面点出了展览的主要题材,点出了竹之意象所寄托的文人情怀,追慕古之高士风雅,另一方面以竹发问,问竹画题材艺术语言还有何深入发展的空间,问传统文人画在新语境下有何发展的空间。

梅兰竹菊“四君子”绘画题材,貌似已经与当代绘画语境有所距离。对此,王鹏表示,“四君子”其思想渊源在于儒家传统的“比德”观念,此在文学中常用,“梅兰竹菊”或傲霜凌雪,或清雅正直,其自然属性往往被借来比喻人的君子之行,“四君子画”为大众喜闻乐见也是由于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和对人物美好品德的赞颂,在民俗中也渐渐被视为了代表吉祥寓意的题材。另外古代画家在反复表现这四种植物时将其外在形态与笔墨高度融合,渐渐形成了典型的笔墨符号、笔墨程式,所以在学传统中国画入门时,都要研习四君子题材以锤炼笔墨,学习规矩。即使到了新语境,这两方面原因都会使四君子题材的水墨画继续受到欢迎,广泛传播,为海内外观众喜闻乐见。对于当代的画家来说仍然可以在立足自身感受和传统国画技艺修养之上,深入挖掘四君子题材绘画新的表现角度和形式技法。

传统与当代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息过。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在王鹏看来,传统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创新中去发掘、体会、延续。创新可以在传统中汲取营养智慧,这些感悟会凝结在新的作品中,使传统的生命延续。“从我的学艺经历来看,之前大量学习传统技法打下了比较好的基本功,自己的创作题材虽然是当代内容,但传统一直是我的营养,时常拿出来体会,甚至和自己的作品对照,如此反复,加深了对传统的理解,也使当代的题材画得更有韵味,更耐看。传统和创新是可以兼容的,但我也并不反对刻意和传统拉开距离,使创新步子大一点的实践,这要因人而异,也要视最后的作品来评价。”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