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典藏艺术频道

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落幕 超15万人次到场参观

作者:隋永刚 网编:肖玮 2019-07-01

6月30日,“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经过3个月的展出圆满落幕。乌镇北栅丝厂、粮仓展区吸引累计超15万名观众,逾百万名游客多维度体验了西栅景区公开展出的作品。乌镇以开放的视野和挑战未知的文化自信打开艺术展览高流量与高品质的双赢局面,成功展现乌镇模式在当代艺术领域持续的开创性。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主席陈向宏表示,“乌镇办艺术展,并不希冀一场展览能搭台唱‘戏’,而是给这个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地方一些新的沉淀和空间”。

接轨国际艺术新浪潮

“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共邀请了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位/组艺术家的90件/组作品参加展出。与上届展览不同的是,此次展览的艺术家长期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展开创作,其清晰的逻辑线索和在艺术方式上的创新代表了当今世界一批关注人类现实处境的艺术家的思考,使展览整体上也散发出一种不可多得的力量感,乌镇以超前的文化实验精神完成了一场新形态、高层次、多受众的当代艺术展览。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等400多家中外媒体对展览进行介绍或追踪报道,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780万次,一度跃上艺术区话题榜第六位,展览类话题榜第一位。

展览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专业院校师生、艺术机构的从业人员、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纷纷来到乌镇观展。与所采用的通行当地艺术策展方式相比,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技术操作层面的稳定品质对中国艺术展览的影响更加具体。小到标签、展区导览大到艺术家的选择、作品的现场布置以及展览的操作方式都成为大家讨论学习的对象。相比上届新增约5万观众、累计超15万参观人数的数据不仅代表了当代艺术展览在时间行进刻度上的再突破,也彰显了此次展览业内标杆的领跑地位。乌镇将当代艺术引入乡镇的举措,不仅实现了产业赋能文化,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当代艺术展览的文化辐射力。乌镇以成熟的运作模式、完备的配套保障、国际化艺术生态环境化身关联地域与世界的窗口,成功打造传承过去、体现当下、连接未来的文化小镇新名片。

汇聚世界前沿思想

“在世界格局出现了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全球化已经走到了令人困惑的境地,甚至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我们以为一个确定的时代结束了,一切坚固的东西已经烟消云散了,但新的时代好像并未开始……”主策展人冯博一对主题进行了这样的阐释。

据了解,此次“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共举办23场“公共教育”活动,内容涵盖策展、环境与建筑、艺术与乡村的关系、美术馆的处境、影像、声音作品、青年艺术创作、媒体生态、艺术的传播等极具当下针对性的议题。徐冰、妹岛和世等54位重量级特邀嘉宾以讲座、对谈、工作坊、影像放映等形式,向听众和参与者提供了一个立体观看、进入艺术新思维的世界。除针对当代艺术的专业探讨外,本次展览还特别举办了不同类型的工作坊,让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能从艺术中发现世界、释放自我。乌镇致力文化惠民,全部配套公教活动均采取免费预约形式,并为工作坊提供所需材料。低门槛的参与要求、针对性的主题设置、专业的知识内容为公共教育活动培养参与者艺术兴趣与爱好、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更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观众逆潮参加活动,其空前的热情彰显了乌镇前沿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影响力,乌镇模式继续显现其强大的文化责任意识与格局开拓实力。

推进小镇艺术常态化

在多元文化联结的时代,乌镇利用持续性的小镇文化输出,以广泛辐射的影响力,将“未来一代”纳入激励机制中。“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首次设置青年单元——“未来有多远”,通过提名-展出-评选,遴选出的12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参加展出,并在展览开幕现场颁发出三个大奖。专业化的平台搭建、对青年人才成长的持续扶持已是乌镇助力青年文化沟通、交流、促进、合作的常态举措。通过产业化的成熟运作,从乌镇文化源流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也将成为小镇未来艺术常态化发展道路上的预备人才。青年创作者将借助综合性更强的人才输送机制,不断发展自身创作实力,反哺小镇文化生态环境,推进乌镇艺术常态化发展。

2016年,“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一个小镇成功打造出一个国际当代艺术大展,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第二届“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在品牌的知名度确立之后向纵深发展,持续将国际优质当代艺术资源引入江南水镇,其在地性的转化不断丰富当代艺术进入乡村、进入田野的特有方式,以艺术的时代性深耕乌镇文化的普世价值内核。从展览到艺术家资源到文化运营,完整的乌镇文化模式正以一个全新的艺术生态思维起到引领性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