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隋永刚 胡晓钰)在柏林同北京建立友好城市25周年之际,“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于近日在柏林文化遗产建筑大师会堂开幕。
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王洪启在开幕式上介绍,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云居寺因珍藏的14278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而闻名中外。在云居寺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一大宝库。据悉,房山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云居寺开山祖师静琬为护正法,率众弟子刻经于石。此后,僧人们世代相承,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是世界上唯一展出石经、纸经、木经版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石刻图书馆。
在中德建交47周年之际,“房山石经”走出国门,不仅是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房山云居寺优秀历史宝藏的一次多角度推介,为德国观众和文化学者深入了解云居寺千年刻经史发展的全貌以及研究房山石经的多样性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同时拉开了世界认识云居寺,了解房山石经文化的帷幕。
除实物展示以外,现场观众还参与了龙藏木经板印刷活动,亲身体验了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在展览的VR互动区,来宾还佩戴VR眼镜“穿越”到了云居寺石经山上的雷音洞,利用高新科技了解远方的石经,为展览增添了趣味性。来自柏林的建筑师玛格丽特·施密特表示,“展览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对于古建筑和文化的保护十分令人叹服。”
据了解,近年来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牢牢把握云居寺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独特地位,积极努力推出“房山石经 云居宝藏“珍贵文物展、千年刻经史石质工艺科普知识展等一批批体现云居寺深厚文化内涵的精品内展。同时为优秀特色文化展示交流搭建平台,到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普洱市博物馆、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大理古城文化创意园、上海华夏石刻艺术发展研究院、河北响堂山等地,并走出国门,曾走进缅甸曼德勒绿宝佛寺和仰光舍利佛寺,举办以“中华文化奇迹”为题的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20余次,参观人数累计约40万人次。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