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演艺频道

【舞台上的非遗】 曾庄大鼓:负重50斤锤响“热爱”

网编:卢扬 2019-06-12

2019双阳广场

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曾庄大鼓,是北京市顺义区曾庄村的传统民间花会。近五十斤的大鼓扛在身上进行演奏是其最亮眼的特点。声音浑厚洪亮,套路花样繁多等独特风格也使其久负盛名。曾庄大鼓虽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却依旧难以避免后继无人的情况。2006年,经顺义区文化馆申报,曾庄大鼓成为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并开始了系统化的保护传承工作。

起源:明清开始发展至今

鼓如其名,曾庄大鼓体积巨大,是一种大型打击乐器。鼓面直径约60—70厘米,鼓高40厘米左右,鼓重约45斤。鼓棒多选用椿木,长约33厘米,直径约3.5厘米。曾庄大鼓虽拥有庞大的身躯,但表演者的热情却没有因此退却。演奏时,表演者会把近五十斤重的大鼓斜跨在腰间,一手扶鼓,一手击打,鼓声雄浑,响彻天际。

据传,曾庄大鼓是于明、清时随山西、河南的移民传入本地。具体的源流已经无从考证。平谷的万庄子村、杨桥村、兴隆庄村和顺义的曾庄村等均有大鼓会,“以鼓会友”正是这几个村子独特的交流方式。

民国初年,三河县长唐玉书做寿,邀请曾庄大鼓会现场演奏。将十二面鼓分别放置于十二个屋内,鼓身互不相见,鼓点却响亮整齐,惊艳众人,“京东第一大鼓”的称号由此而来。曾庄大鼓也声名远扬。

曾庄大鼓名声大噪,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每年的三河庙会(农历三月十五)、丫髻山庙会(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麻林山庙会(农历四月二十七)等,曾庄大鼓均赴会表演,成为一时美谈。

曾庄大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吕炳忠表示,曾庄大鼓现存表演者仅有二三十人,多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习练者,因年龄较大无法再长期进行表演活动,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色:单鼓棒击打形式独特

曾庄大鼓最传统的表演形式是以十二面鼓为一鼓队,外围配有伴奏手和旗手,共计二十余人,既可以行进表演,也可以定点表演。

而在表演方式上,曾庄大鼓特殊的表演方式被人们称之为 “走会”。“走会”一般为两天,第一天为“拉街”,亦称“踩街”,也就是现在的“彩排”。第二天正式“走会”,“走会”时,表演者会走遍曾庄的每一处街道,从早到晚,雄浑的鼓声围绕曾庄,热闹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与普通的大鼓不同,曾庄大鼓最突出的特色为没有鼓架,将巨大的鼓用绊带挎在腰间单鼓棒击打。吕炳忠表示,这也是曾庄大鼓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的重要原因。“鼓面大,分量沉,单肩挎,又使用单棒打法,十分特殊。”

艺术形式完整是曾庄大鼓的又一特色。由于鼓大身沉,曾庄大鼓在表演上更加注重鼓点套路,在身形步法上面不是很讲究。历史上,曾庄大鼓的鼓点套路为七十二套,基础套路为十二套。现存的套路有:《曲水》、《展翅》、《上调》、《乱点子》、《探春》、《迎春》、《迎春加花点》、《下调》、《闹殿》、《刻牙》、《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

北方交通大学文化产业中心主任皇甫晓涛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更好宣传,一定要重视版权,并要充分利用现在的媒介优势,运用短视频等方式,扩大传播范围。”

据吕炳忠介绍,曾庄大鼓现已无固定演出计划。“除了春节会进行表演,平时没有其他固定的演出计划。”演出机会多为机构邀请,“一般有庆典的单位,或者一些节日,例如旅游部门和文化盛典,在他们有活动的时候会邀请我们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王女士表示:“曾庄大鼓的表演十分震撼,有活动的时候我们都会来观看,也希望它可以更好的发扬和传承。”

虽然演出邀请不多,但表演者依旧会积极参加。据悉,曾庄大鼓在第十五届"赵全营杯"民间花会大赛上的精彩表现,为他们赢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对话传承人:校园中寻破局

为了防止曾庄大鼓失传,顺义区文化馆将与曾庄毗邻的沙岭中学定为曾庄大鼓的普及与传承单位,进一步培养传承人。

“我们以沙岭学校为主,每年暑假期间去学校对学生进行辅导,今后带打算进一步扩大范围,在更多学校进行辅导。”在沙岭中学,曾庄大鼓已经被列入学生日常必学的标准课程。为了让孩子们产生兴趣,当地政府还制定了大型比赛,对表现优异的孩子进行相应奖励。“沙岭学校是现代学院的实验小学,所以下一步想首先把曾庄大鼓的教学发展到现代学院。”

在谈及工作的困难与挑战时,吕炳忠笑着说:“困难肯定还是有的,最主要的是老师的时间问题。”曾庄大鼓的教学工作属于义务性教学,这使人员调动有些困难,“老师不是专职人员,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组织老师时就需要根据每个老师的时间进行协调。”

据悉,顺义地区已经成立了曾庄大鼓博物馆,并建设了标志性建筑。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更多传承人,是吕炳忠和其他保护者一直坚持的工作。

“被列为非遗项目后,我们一直在加大宣传,也一直在参加各种大型庆典活动。曾庄大鼓是以村庄的名字命名的,所以对曾庄村的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吕炳忠表示。与之前相比,曾庄大鼓已经更加广为人知,也让他们对工作更加有信心。“只要是逢年过节,我们就会进行曾庄大鼓的演出,只要老百姓还爱看,曾庄大鼓的传承就有希望。将来这些学生走出家乡,也会把曾庄大鼓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将老一辈的文化传承发扬。展示家乡的魅力,也是曾庄大鼓对家乡的贡献。”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生 周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