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典藏艺术频道

富“15”代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苏州是他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作者: 隋永刚 胡晓钰 网编:肖玮 2019-05-17

微信图片_20190517120534

2007年,杨冬江在贝聿铭家中拍摄的照片

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大师”的贝聿铭于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作为一位美籍华人,贝聿铭长于名门,一个富了15代的中国苏州望族之后,家族在金融、医药、银行多个领域均有地位,他却为了建筑设计奉献终生。贝聿铭作品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

“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贝聿铭出生于1917年4月26日的中国广东,后在苏州的狮子林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这里给他留下了淳朴的生活记忆,“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们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穿梭在狮子林、西花桥巷,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桥、瀑布,这些如诗如画的园林建筑让他“逐渐感受到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更让他意识到,建筑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贝聿铭说。

后来,尽管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的贝聿铭,贝聿铭始终认为自己是苏州人,“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不曾刻意地中国化,但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前住建部副部长陈大卫表示:“先生深受儒学影响,文化底蕴融贯中西。其人身经历和‘艺术与历史相融合’的创作理念,使建筑作品浓缩着东方哲理、硕儒品性和特立独行的西方观念,不仅体现出古老东方文明的现代价值,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类为诗意栖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贝聿铭内心有着浓重的中国情结。在退休十几年后,他再度出山,为故乡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了尊重苏州园林的特色,他采用了“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具有米芾山水意境片石假山的设计元素。这组假山创意高明而又推敲得当,有其则全园景色皆活,用的是并非传统而是现代派雕塑的手法。他很好的把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将苏州博物馆建成了这个城市最具灵气的地方。在苏州博物馆的开馆仪式上,贝聿铭也讲到:“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有人说:苏州是他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微信图片_20190517120548

“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

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包括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作为一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贝聿铭非常善于纯粹的几何造型的运用,几何形体建筑也成为最鲜明的贝氏符号。贝聿铭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而不是流行风尚。他让光线来做设计,运用几何形状,喜好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材四种建筑材料。他以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有力驳斥了现代主义运动已经衰落的论调,被评价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贝聿铭对几何图形的运用,不仅体现在中国的建筑中,包括后期在阿拉伯文化中心的设计里都有很好的运用;另外,他用光线做设计的理念也是影响了很多设计师。”艺术评论人陆达表示,“在20世纪后20年里的几次以金字塔型为原型的设计作品最为成功。在晚年,也可以说进入21世纪之后,他的作品风格越发典雅,造型趋向复杂,比较偏爱用正方形的平面扭转+八边形相叠的组合。”

承建卢浮宫改建项目,为贝聿铭赢得世界性的声誉。1989年,古稀之年的贝聿铭称,“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它们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密不可分。”

据粗略统计,贝聿铭在长达70年的设计生涯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贝聿铭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还把当年定为“贝聿铭年”。

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有设计作品,尽管有些建筑落成之后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争议的作品。后来,时间证明它们的经典性,也映照了贝聿铭前瞻性的设计眼光。“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贝聿铭的建筑风格,是善用文化元素,善用历史资源,但是不僵化,不是简单的拼贴和生拉硬扯,其作品是一种融合。建筑是一种艺术,和空间、环境有关,和历史、人文的表述有关。”

微信图片_20190517120554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但业界的认可却来得更早:1983年,他就被加冕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这个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奖项,评价他为:“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在获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皇家金奖的那晚,92岁高龄的贝聿铭又提出:“建筑设计要变化,要往前走,但在向前走的过程当中,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何在”。

一直被对照的“东方”与“西方”,似乎在贝聿铭的艺术世界中,对立又和解:“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人们称他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这位“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穿梭。

值得一提的是,贝聿铭为中国设计了多座经典的建筑,包括中国银行总部、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等。他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王春辰表示:“贝聿铭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建筑师。他的代表作众多,如北京香山饭店,是把中国古典的元素植入到北京西郊的环境中,当时在国内很有影响力。贝聿铭不局限于华人身份,是一位聚合了多种文化传统的现代建筑师。在卢浮宫项目中,他把埃及金字塔的形态放入欧洲古典建筑中,体现出一种不一样的思路。贝聿铭做出了他独特的东西方交融的建筑美学。”

“在华人的建筑师圈里,贝聿铭确实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把中国传统的元素进行现代转化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对于香山饭店的设计,他数十年后也有反思,觉得还是影响了当时香山的环境。到后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时候,贝聿铭方才觉得是把传统文脉得心应手的运用起来,也确实是得到了更多人认可。”杨冬江表示,“贝聿铭不仅是用建筑作品来征服大家,同时在他人格魅力、学养方面,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推广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代大师悄然离去,但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宝石般璀璨,故乡的苏州博物馆日益展现出古典和现代融合的气质……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胡晓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