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君自故乡来

作者:韩哲 网编:尹文武 2019-01-31

今天是2月1日,腊月二十七,距离己亥新年还有4天。年复一年,不变的是春运、春晚和春节,但旧瓶有了新的酒香。

在今年,“反向春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开始将家乡的父母接来过年,体验过年的“城味”。这样一个场景值得反复咀嚼,数十年城市化在文化上的折射,终于不再是单向度的二元分割,而开始了新的融合和适应。“啥是佩奇”越往后,越只是一种戏剧叙事的张力,而非城乡之间难以逾越的隔阂。

春运也开始“去悲情化”。以前一说起春运,就是一票难求,就是“人在旅途、身不由己”的愁苦。春运也一度成为段子手的“流量王”。随着高铁的四通八达,随着网络支付的日渐发达,冷郁色调的春运开始慢慢氤氲出些许的轻松和体面。黄牛依旧在,只是“都付笑谈中”。

持续的经济增长,是这一切变化的总导演。春节走下神坛,是因为天天可以大鱼大肉,是因为供应不再紧张;春节返回神坛,是因为仓廪实而知礼节,是因为文化和情感是更高阶的需求层次。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以及扩散。

事实上,春节一直在与时俱进。在经济增长和消费主义的合力之下,它被弱化,又被创新;被消解,又被消费。现代性始终是春节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前者既为春节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物质化”,文化的传统性和多样性出现断层,坠入简单粗暴标准化。

尽管如此,春节依然是国人心口的“朱砂痣”和窗前的“明月光”。浸淫农耕文明长达两千年的中国,哪怕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采用公元纪年,但还是执着地将农历新年视做过年,而非嫁接在公历上的元旦。

文化的惯性如此惊人,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北上广深甚至步入后工业化时期,可人们心头的“返乡”情结仍挥之不去。无论是写字楼里Jack或Pony,还是机关单位里的小张或小王,大多藏着这样一个“执念”:青春作伴好还乡。

传统黏人,文化蚀骨,但商业的力量同样惊人。年味儿在一天一天淡下去,对“故乡”的俯视、批判、秀智商和秀优越一天一天多起来,不同文明在不同阶段的撕扯和博弈,仍是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化张力。也许商业和现代化对传统的改造将愈发强势,也许春运和返乡迟早消逝在时间长河里,但至少现在,春节仍是我们民族和文化的向心力,仍是我们最认可的过年形式。

回家过年,是这些天我们熟悉的主旋律。有时候,回家比过年本身还具有仪式感。回家过年,就是这个古老文明国家最举重若轻的情感。在此,我们祝福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诸事顺利。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