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房地产长效机制呼之欲出

作者:韩哲 网编:尹文武 2019-01-23

念兹在兹的房地产长效机制,呼之欲出。

日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时,特别提出“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

这一表述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稳妥”、“实施”和“方案”这三个关键词所透露出的信息,即长效机制不再是“只闻楼梯响”,而是有了目标和行动。另一方面,长效机制不能以影响破坏稳定增长为代价。对照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表述,这其中的变化,一目了然。

对于长效机制,市场猜测了两年时间,从限贷、限购、限价、限售的长期化和常态化,到租售并举、租售同权和共有产权房,都有点像,又都没个权威说法。但一个共识是,如果土地制度不改革,长效机制将缺少最重要的一块。

过去十数年,房价之所以坚挺向上,就在于土地成为中国经济旧增长模式的一个核心环节,这不仅仅是土地财政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土地资本化与城市化、工业化息息相关,房子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交易的最终买单者。房地产市场消化了过剩产能和超发货币,支柱产业的说法其来有自。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土地政策即使做不到改弦更张,也需要有所调整。

房住不炒、一城一策、长效机制、稳房价,基本上将未来楼市的轮廓勾勒出来。房住不炒,是长期政策基调。国家不会希望房价暴涨重来,对于居民杠杆和企业债务已经很高的中国经济而言,弊远远大于利。不到万不得已,楼市调控不会折返跑。另一方面,房住不炒并不意味着房价“跌跌不休”,购房者毕竟不是少数。

除非有黑天鹅和灰犀牛,政府不会以放开调控的代价来刺激经济增长。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具体制度还有待观察,不过在稳字当头的今年,维持现状是大概率事件。

经过两年史无前例、疾风骤雨的楼市调控,预期洗牌,房价“入笼”,给了长效机制足够的窗口和铺垫。“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是新时代住房制度的脚本,房地产必须要回到这个框架里,有所裨益,而不是拖后腿和生事端。尽管长效机制尚未揭开面纱,但我们分明知道它的硬核,那就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