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北京发展夜间经济正当时

作者:韩哲 网编:尹文武 2019-01-17

消费升级的路上,怎能少得了夜间经济。

日前,繁荣夜间经济,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北京“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会议期间,各区纷纷表示将研究夜间经济奖励政策,提升商业水平。

在稍早前的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便曾透露,将研究出台全市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支持建设24小时便利店,鼓励有条件的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深入推进“深夜食堂”。

夜市不是舶来文化,而是有着绵长的中国文化基因。北宋的《东京梦华录》就记载了开封当年的夜市规模和热闹,晚上灯火通明有如白昼,食肆、酒楼、茶坊、勾栏、灯会,官家权贵、文人骚客、贩夫走卒各取所需,各得其乐。正因为取消了“宵禁”,宋之开封才可以在中国历史上PK唐之长安,后者尽管辉煌宏大、声名远播,却“不近人情”,威严和秩序有余,便利性和烟火气不足。

购物、餐饮、旅游、演出、电影、读书,都在夜间经济的范畴之内。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壮大,对夜间消费有着刚性需求。朝九晚五已经过时,夜间场景消费不断具化和细分,体现的不仅是消费升级,还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囿于地理和气候因素,北京发展夜间经济存在某种天然困难,比如寒冷冬天。相对于南方城市,夜间消费的便利度和友好度稍逊,营业场所不够多,营业时间也不足。尽管三里屯、国贸、西单、簋街以及什刹海等地,已经成为北京夜间消费的地标所在。但这相对于北京的体量和地位、人口与财富,并不匹配。

作为一个拥有超过2000万人口的首都城市,北京的夜间经济有足够的想象空间。2018年,北京GDP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消费和服务成为经济增长主力。北京消费,绝不再是传统的房子、车子和大件耐用品的“工业型消费”当家,而是大信息、大旅游、大文化和大健康等的“服务型消费”唱主角,这些消费与“夜间”场景并没有隔阂,很多还是尚待开发的价值洼地和商业蓝海。

政府部门促进夜经济,关键在于解决“后顾之忧”。夜间消费之于商家,是水电、人工成本更高;之于消费者,是夜间交通受限。因此,政府应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让营商环境更友好,让消费环境更方便。

消费升级就是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过程,消费的品类在增加,场景在外延。北京繁荣夜间经济,做大消费和服务,本来就是减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题中之义。北京发展夜间经济,也不仅仅是稳增长和促消费,更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民生要求。

所谓,乘势而上,事半功倍。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