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4亿人的消费怎么破

作者:韩哲 网编:王巍 2019-01-10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日前表示,将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使消费进一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他特别指出,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

4亿“中产”,足以带来市场结构的变化。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和消费实力,是消费市场的最大增量和变量。可以说,4亿人的消费强,则国家强。

老龄化和低生育下,人口红利渐行渐远。但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和财富效应,让中产红利渐行渐近。只是这红利没法简单粗暴地收割,而是需要“慢工出细活”。它不是线性的,而是在良性互动中螺旋上升。

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年龄不大,受过良好教育,有着强烈的稳定偏好,以及不断升级的消费意愿。他们对品质和体验情有独钟,愿意为新产品买单,愿意为知识买单,愿意为“体面”买单。

环球同此凉热。中等收入群体向来是居民消费的主要引擎,是消费型经济的基本盘。我们致力于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中等收入群体是舍我其谁的“大客户”。稍早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成国内强大市场,并点名要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上述新消费简直是为中等收入群体量身打造,而国内强大市场则取决于纸面上的4亿人的消费愿景能否变为现实。

中产阶层的焦虑是世界现象。如何防止中产“下流化”,各国政府绞尽脑汁。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既面临着经济转型期间的财富保卫战,也面临着很多制度性的焦虑,而这也正是当下全面深改的刀锋所指。

诚然,消费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弹性,购物更加便捷、新的消费业态出现了、更吸引人的消费产品推出,都将提升消费的潜力。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定律一直稳定有效。另一方面,刺激消费的诸多政策固然重要,但根本之策却不在消费本身,而在供给侧改革。

收入仍是决定消费的根本变量,即使是边际效用递减,消费不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等比例地提升,但消费仍将是趋增的。因此,依托国家的政策方向,对中等收入群体给予减负,来扩大他们的支出。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对于收入和消费有这样的论述,决定消费水平高低的不只是眼前的收入,而是其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通俗讲,有信心才敢花钱。国家经济要增长,政府分配要让利。经济越是发展,确权越是关键。

中等收入群体在消费上是大手大脚和畏首畏尾的矛盾体,我们的改革就要鼓励前者,安抚后者。我们要持续为阶层的流动提供社会阶梯,绝不上屋抽梯。最后,还是要回到那句话: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