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银行“存款荒”持续 新年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上行

出处: 作者:崔启斌 宋亦桐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9-01-09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宋亦桐)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缓慢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1月9日,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存款余额的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11月较同年1月减少了3个百分点,存款压力仍然严重。此外,2018年12月三年、五年期限存款利率均值分别为3.333%和3.445%,均为2018年的最高值,银行在长期稳定负债方面的压力较为明显。专家预计,2019年存款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不大,有望在稳定中保持微涨的态势。

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存款余额的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11月较1月份减少了3个百分点。而住户存款的增速整体趋势恰好相反,尤其在6月份以后,整体存款增速和住户存款增速朝相反的方向延伸。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末,住户存款余额为70.46万亿元,环比增加7405.55亿元,环比增幅为1.06%,同比增幅为10.78%。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78.04万亿元,同比增幅为7.29%。可见,住户存款的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存款的增速。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认为,该现象说明存款增长乏力,银行“存款荒”的局面仍在持续,加之贷款增速并没有与存款增速同步下降,存贷款增速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存款稀缺压力仍然严重。

从银行存款利率来看,融360监测数据显示,近三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18年以后,存款利率均值有明显的上升,2018年四季度末较2017年四季度末上升了10BP。分期限来看,2018年一年以内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表现平稳,两年、三年、五年期限在下半年上涨明显。2018年12月三年、五年期限存款利率均值分别为3.333%和3.445%,均为2018年的最高值。

如此来看,银行在长期稳定负债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大。对银行负债压力较大的原因,杨慧敏进一步指出,互联网“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导致银行存款“搬家”,最终又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回到银行,存款稳定性变差,所以加剧了银行在长期稳定负债的争夺;此外,流动性匹配率等监管指标的要求,同业业务受到监管限制,一般性存款成为银行主要竞争的资金来源。

而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急先锋,显然不会面对存款荒而束手待毙。针对存款增长乏力,商业银行祭出两大武器:发行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从结构性存款来看,近两年的结构性存款在总存款中的占比,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中小型银行,上升趋势尤为明显。截至2018年11月,中小型银行和大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分别为8.53%和3.96%,同比增加了2.11%和0.76%。但在2018年9月之后,随着结构性存款的降温,结构性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的占比也有所下降。

除了结构性存款外,大额存单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新宠”,种种措施都反映出银行在大额存单方面发力越来越猛,尤其在结构性存款受限后,大额存单将成为揽储的重要手段。

2018年4月,存款利率进一步放开,以大额存单为突破口,将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浮动上限分别由之前的1.4倍、1.42倍、1.45倍调整到1.5倍、1.52倍、1.55倍。大额存单利率进一步放开后,国有大行率先提高了大额存单利率,随后股份制银行和一些城商行紧跟调整。据中国货币网披露信息显示,2018年8月,大额存单发行主体进行了最大的一次扩充,发行机构由1月份的543家扩大至1197家,短短7个月时间,大额存单发行主体数量成2倍多的速度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4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2018年4月,央行首提“双轨合一”,进一步推进市场利率化改革。同时,在2018年4月进一步放开了大额存单利率浮动上限。杨慧敏预计,2019年严监管的趋势仍将继续,去杠杆、限制银行同业业务也仍将继续。在同业存款受限的情况下,银行对一般性存款的需求更加强烈。虽然在流动性宽松下,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存款搬家”的现象有望缓解,但互联网理财的冲击之大,无法短时间内完全消除,所以银行在2019年仍面临较大的揽储压力。基于此,2019年存款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不大,有望在稳定中保持微涨的态势。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