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流动性陷阱

出处: 作者: 网编:段跃 2019-01-03

近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之后,市场中针对货币政策将大幅放松的解读频频出现,中国是否会像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一样落入“流动性陷阱”的猜测也不断涌出。对此央行高官也发声驳斥了这类解读,表示整体上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没有改变的,当然要更加的松紧适度,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要增强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

【流动性陷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像货币供应量增加(假定货币需求不变),那么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和利率都不会发生变动。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