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博源集团30亿元违约债券注销 信达资产收购

出处: 作者: 崔启斌 吴限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8-12-27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吴限)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兴能源”)远兴能源12月27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源集团”)30亿元债券违约后全部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资产”)收购。标志着国内首单通过债券打折收购、注销登记、实质性重组等组合手段化解违约债券风险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公告,博源集团和信达资产对债券的偿付达成一致意见,不再通过托管机构兑付,双方签署了《逾期债券注销框架协议》,并向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存续债券注销。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12月24日完成了“12博源MTN1”的注销,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5日完成了“利率13博源MTN001”、“16博源SCP001”的注销,截至2018年12月25日,博源集团在银行间市场无存续债券。

据了解,博源集团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家以“能源·化工”为核心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核心主业为化工行业细分行业纯碱和小苏打。2016年开始,博源集团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陆续违约。

事实上,今年8月28日,博源集团就曾发布公告宣布,该集团发行的“16博源SCP001”、“12博源MTN1”和“13博源MTN001”累计30亿元存续债券已由信达资产收购,该公司的整体债务解决方案正在与信达资产进行协商。根据公告,上述三期债券对应的发行规模为11亿元、11亿元和8亿元,分别于2016年12月3日(遇休息日顺延至12月5日)、2017年11月21日和2018年7月18日到期,由于未能筹措足额偿债资金,出现实质性违约。

北京商报记者从信达资产方面了解到,2017年3月起,信达资产组织内蒙古分公司、中润发展、信达证券等旗下分支机构对博源集团进行深入分析、研判。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博源集团主营业务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因多种原因导致核心资产的价格阶段性低于真实的内在价值,中短期出现了流动性困难,需要通过实质性重组的方式才能摆脱困境。

2017年11月开始,信达资产以违约债券为切入点,全面介入博源集团债务违约的化解工作,收购了博源集团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30亿元债券,部分债券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完成交割过户。为配合债券收购,推动整体债权的重组,信达资产围绕博源集团金融债权进行了债权整理和整合,收购了部分博源集团其他金融债权,后续积极推动博源集团信用环境修复,推进博源集团整体债务重组。随着企业主业天然碱业务市场回暖,煤炭行情探底回升,博源集团进入良性运营轨道。

有从事债券研究的机构人士表示,2014年打破债券刚性兑付以来,违约事项时有发生,但最终能够实现偿付的案例并不多。2018年以来,债务违约开始频繁出现。中信证券研究统计显示,截止12月18日,今年以来合计有51家发行人、113只债券发生违约,其中新增违约主体47家。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同2014-2017年4年的违约发行人总数几乎持平,违约债券余额高达1412.77亿元,从规模和总量上均达到历史新高。

而债券风险的处置化解工作非常艰难。光大证券研报统计显示,债券违约后的整体回收率(回收率=偿付的本息额/违约的本息额)为42.17%,国企为35.64%,民企为45.63%。

信达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博源集团项目是国内首次将违约债券转化为普通债权,保留债券所有权利的范例。信达资产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创新开展违约债券的打折收购、注销登记,介入困境企业救助,化解内蒙古博源集团30亿元违约债券风险,为国家化解违约债券风险、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实践经验。

该人士称,信达资产与博源集团共同申请注销债券,以非现金兑付方式注销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券,通过协议方式确保债权债务关系继续有效存续。将债券转化为普通债权,不仅有利于后续债权的处置推进,还能够大幅提升企业在公开市场的融资能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使企业经营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