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在严监管考核下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12月26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办公室于近日宣布将研究尽快启动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这意味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又添一员。当日,有消息称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400亿元永续债,再次提振市场信心。虽然永续债可以补充银行的一级资本,不过对发行人的资质要求较高,有专家预计主体AA+级(含)以上商业银行才有望率先发行。
永续债发行有望破冰
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工具即将添加新成员。12月26日,来自央行官网的消息称,金融委办公室于12月25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资本工具补充进入新一轮政策窗口期。
金融委消息公布后,便有银行永续债发行即将落地的消息传来。据外媒报道,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400亿元永续债,有望成首家获批机构。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就永续债发行计划向中国银行求证,中国银行方面回应称,今年6月底该行股东大会批准了发行不超过4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该行在持续研究有关发行方案。
所谓永续债是指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即理论上永久存续,用于补充银行的其他一级资本。目前,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主要有发行普通股票、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可转债、二级资本债券等,其中只有优先股可以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使得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其他一级资本较少、二级资本较多等现象。
根据东方金诚研报的测算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国内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分别为78.15%、3.90%、17.95%。由于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工具的不足,导致国内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十分接近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结构合理性一般。
其实,为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监管部门多次发文表态。今年2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3号》,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具有创新损失吸收机制或触发事件的新型资本补充债券。次月,央行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明确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渠道发行资本工具。
多因素“制约”资本
事实上,今年以来,受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表外资产回归表内、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上升。按照规定,2018年末,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不得低于10.5%、8.5%和7.5%。
对此,2018年以来,优先股、定增、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补血”工具轮番上场,近期更有多家股份制银行不断更新资本补充动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12月14日以来,就有交通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不少于7家银行的可转债、优先股或定增方案获得证监会或银保监会批准。另外,据Wind数据统计,2018年初至12月26日,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完成资本补充已超5100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3%。
谈及银行“补血”动力增强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一方面,表外资产回表、核销处置不良资产等对银行资本占用和消耗上升;另一方面,银行盈利增速放缓以及资本市场回落等使银行内源和外源融资渠道收窄。因此,如何加快补充银行资本、推动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虽然目前银行业整体的资本充足水平符合监管要求,但是仍然面临着较大的资本压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进一步指出,因为银行的业务发展、规模扩张,本来就会消耗一定的资本金,同时,随着资管新规等规定实施,表外业务正在回归表内,加快资本金消耗;另外,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也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本金。近期,央行等出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管理指导意见,对作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部分银行,还将增加附加资本要求。因此,为确保业务稳定可持续发展,银行需要积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加大资本补充力度。
AA+以上银行有望发行
事实上,我国永续债的发行已有多年经验。自2013年第一只永续债发行,至今非金融企业发行的永续债规模已超万亿元。不过,永续债对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等级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初始外部评级在AA+以上的企业。另外,对于金融机构发行债券的类型和补充资本金的工具,监管部门有严格的界定,目前银行业尚未发行永续债。
分析人士指出,永续债的发行将给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表外转表内补充充足的资本金,提供充足的可贷资金的弹药。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认为,金融委研究发行商业银行的永续债,主要目的在于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创造新的补充资本金工具,永续债与一般的金融机构债、次级债等相比,更加接近于股权融资,可以预见,永续债将成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政策工具。
“对上市银行而言,永续债可以增加其他一级资本,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同时,目前非上市银行主要依靠二级资本债来补充资本,补充工具匮乏,且只补充二级资本,永续债的发行有利于拓宽资本补充来源,增加一级资本补充工具。”董希淼表示道。
温彬认为,永续债由于期限较长,可以解决银行长期资金的来源问题,促使银行业务和资产规模的有序扩张,提升效益;还可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损失吸收能力,增强风险抵御。此外,由于永续债可计入权益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自身杠杆,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东方金诚研报认为,在资本补充政策鼓励下,未来永续债发行主体更多集中于主体AA+级(含)以上商业银行。永续债的发行将会有效增强商业银行资本实力,提升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为其扩大信贷投放提供充足的“弹药”,从而有利于实体经济融资,对当前经济转型期实体企业发展起到稳定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吴限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